真空脉冲碳氮复合渗工艺设备研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9页 |
1.1 传统的渗入技术 | 第7-10页 |
1.1.1 渗氮技术 | 第7-8页 |
1.1.2 渗碳技术 | 第8-9页 |
1.1.3 碳氮共渗 | 第9页 |
1.1.4 真空脉冲渗入技术 | 第9-10页 |
1.2 传统的渗氮、渗碳设备 | 第10-12页 |
1.2.1 气体渗入设备 | 第10页 |
1.2.2 液体渗入设备 | 第10-11页 |
1.2.3 离子渗入设备 | 第11-12页 |
1.3 电磁感应渗入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1 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及特点 | 第12页 |
1.3.2 加热深度与集肤效应 | 第12-13页 |
1.3.3 感应渗入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第2章 真空脉冲碳氮复合渗设备结构设计 | 第19-29页 |
2.1 整体设计方案 | 第19-20页 |
2.2 感应加热系统 | 第20-22页 |
2.3 真空装置 | 第22-23页 |
2.4 抽真空系统 | 第23-24页 |
2.5 电磁阀 | 第24-25页 |
2.6 高频机冷却装置 | 第25-26页 |
2.7 监测系统 | 第26-28页 |
2.8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真空脉冲碳氮复合渗设备控制系统搭建 | 第29-41页 |
3.1 控制要求 | 第29-30页 |
3.2 控制器的选型 | 第30-31页 |
3.3 设备工作顺序 | 第31页 |
3.4 PLCI/O点确定 | 第31-33页 |
3.5 PID控温 | 第33-35页 |
3.6 程序的编写 | 第35-40页 |
3.7 设备调试 | 第40页 |
3.8 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真空脉冲渗氮工艺研究 | 第41-59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4.2 试样预处理 | 第41-42页 |
4.3 真空脉冲渗氮工艺 | 第42页 |
4.4 性能测试方法与检测仪器 | 第42-45页 |
4.5 压力对渗氮层的影响 | 第45-51页 |
4.5.1 压力对渗层组织与成分影响 | 第45-47页 |
4.5.2 压力对渗层硬度影响 | 第47-48页 |
4.5.3 压力对渗层物相影响 | 第48-49页 |
4.5.4 压力对渗层耐磨性影响 | 第49-50页 |
4.5.5 压力对渗层耐蚀性影响 | 第50-51页 |
4.6 温度对渗层的影响 | 第51-58页 |
4.6.1 温度对渗层厚度及成分的影响 | 第51-54页 |
4.6.2 温度对渗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54-56页 |
4.6.3 温度对渗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4.7 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真空脉冲渗氮动力学 | 第59-75页 |
5.1 渗氮时间对渗层的影响 | 第59-65页 |
5.1.1 时间对渗层厚度及成分的影响 | 第59-61页 |
5.1.2 时间对渗层组织的影响 | 第61-62页 |
5.1.3 时间对渗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5.1.4 时间对渗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5.2 动力学模型介绍 | 第65-67页 |
5.2.1 表层吸附控速模型 | 第65-66页 |
5.2.2 内扩散控速模型 | 第66-67页 |
5.3 动力学模型应用与数据分析 | 第67-73页 |
5.3.1 实验工艺参数 | 第67页 |
5.3.2 实验数据 | 第67-69页 |
5.3.3 实验数据拟合与反应机理分析 | 第69-73页 |
5.4 小结 | 第73-75页 |
第6章 碳氮复合渗工艺初探 | 第75-81页 |
6.1 碳氮复合渗工艺 | 第75-77页 |
6.1.1 工艺参数 | 第75页 |
6.1.2 金相组织分析 | 第75-76页 |
6.1.3 渗层硬度分析 | 第76-77页 |
6.2 碳氮共渗工艺 | 第77-80页 |
6.2.1 工艺参数 | 第77-78页 |
6.2.2 金相组织分析 | 第78页 |
6.2.3 渗层硬度分析 | 第78-80页 |
6.3 小结 | 第80-81页 |
第7章 总结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附录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