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农业计划与管理论文--农业财务管理、经济核算论文

南平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3.1 国外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5页
        1.3.3 研究述评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6-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研究思路第16页
        1.4.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7-19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22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页
        2.1.1 农村集体“三资”第19页
        2.1.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第19页
    2.2 基础理论第19-22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19-20页
        2.2.2 内部控制理论第20页
        2.2.3 公共治理理论第20-22页
3 南平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第22-29页
    3.1 南平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基本情况第22页
    3.2 南平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主要实践第22-25页
        3.2.1 推行“三项制度”建立“三个中心”第22-24页
        3.2.2 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建立电子监管“两个平台”第24页
        3.2.3 保障农民群众的“三资”监管主体地位落实“六大要素”群众工作法第24-25页
    3.3 南平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第25-26页
        3.3.1 充分尊重和体现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第25页
        3.3.2 发挥上级组织监管作用第25-26页
        3.3.3 构建上下协作的制度体系第26页
        3.3.4 运用“制度+科技”手段第26页
    3.4 成功案例:南平市浦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第26-29页
        3.4.1 主要做法第26-28页
        3.4.2 主要成效第28-29页
4 南平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9-34页
    4.1 典型案例:南平市松溪县旧县乡李墩村干部侵占征地补偿款窝案第29-31页
        4.1.1 简要案情第29-30页
        4.1.2 案件折射出的问题第30-31页
    4.2 南平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1-34页
        4.2.1 信息公开不到位第31页
        4.2.2 村财务资金使用不规范第31页
        4.2.3 村级库存现金超额第31-32页
        4.2.4 村级费用超限额第32页
        4.2.5 村集体资金变相减少第32页
        4.2.6 村主干法律意识不强第32-34页
5 南平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38页
    5.1 村级“三资”管理不够规范第34-35页
        5.1.1 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执行不够到位第34页
        5.1.2 农村财经制度执行不够到位第34-35页
        5.1.3 村级招投标管理无序第35页
    5.2 监管机构和队伍不够稳定第35页
    5.3 监管范围还存在盲区死角第35-37页
    5.4 责任追究制度不够完善第37-38页
6 提高南平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与建议第38-44页
    6.1 完善制度,严格管理第38-39页
    6.2 强化监督第39-41页
        6.2.1 实施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内部监督第39-40页
        6.2.2 强化“两责任”落实第40-41页
    6.3 加强队伍建设第41-43页
        6.3.1 提高“三资”管理队伍为人民服务的业务水平第41-42页
        6.3.2 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第42-43页
    6.4 明确“三资”委托代理的责任第43-4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榕品牌授权酒店内部跨文化冲突研究
下一篇:经济新常态下我国PPP项目绩效审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