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21页 |
1.1.1 传统水泥固化剂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1.1.2 氧化镁水泥固化剂 | 第19-20页 |
1.1.3 粉煤灰细骨料混凝土 | 第20页 |
1.1.4 桩基水平承载力 | 第20-2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1.2.1 国外现状 | 第21-24页 |
1.2.2 国内现状 | 第24-26页 |
1.3 存在问题 | 第26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粉煤灰掺量对氧化镁碳化试块的力学性能影响 | 第28-47页 |
2.1 试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 第28-35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8-32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2-35页 |
2.1.3 测试方法 | 第35页 |
2.2 抗压、抗剪强度 | 第35-38页 |
2.2.1 参数选取 | 第35-36页 |
2.2.2 试验过程 | 第36页 |
2.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2.3 抗裂性能 | 第38-41页 |
2.3.1 参数选取 | 第38页 |
2.3.2 试验过程 | 第38-39页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2.4 干燥收缩性能 | 第41-46页 |
2.4.1 参数选取 | 第41页 |
2.4.2 试验过程 | 第41-42页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2-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粉煤灰掺量对氧化镁碳化试块的塑性性能影响 | 第47-58页 |
3.1 抗折强度 | 第47-51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3.1.2 试验设备 | 第47-48页 |
3.1.3 试验过程 | 第48-49页 |
3.1.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3.2 延性性能 | 第51-57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51页 |
3.2.2 试验步骤 | 第51-52页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管桩水平承载机理分析 | 第58-69页 |
4.1 水平荷载作用 | 第58-64页 |
4.1.1 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基础的分类 | 第58-62页 |
4.1.2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 第62-64页 |
4.1.3 水平承载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64页 |
4.2 抗弯性能 | 第64-66页 |
4.2.1 单桩受弯工作特性 | 第65-66页 |
4.2.2 单桩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 | 第66页 |
4.2.3 抗弯性能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66页 |
4.3 抗剪性能 | 第66-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氧化镁碳化管桩的水平承载力及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第69-81页 |
5.1 桩的水平承载力 | 第69-73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69-70页 |
5.1.2 试验设备 | 第70-71页 |
5.1.3 试验过程 | 第71-72页 |
5.1.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5.2 桩的抗弯性能 | 第73-79页 |
5.2.1 试验材料 | 第73-74页 |
5.2.2 试验设备 | 第74页 |
5.2.3 试验过程 | 第74-76页 |
5.2.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6-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微观化学测试及其机理分析 | 第81-90页 |
6.1 实验设备 | 第81-83页 |
6.2 扫描电镜(SEM) | 第83-84页 |
6.3 X射线衍射(XRD) | 第84-86页 |
6.4 热重分析(TGA) | 第86-87页 |
6.5 机理分析 | 第87-8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七章 氧化镁碳化管桩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第90-92页 |
7.1 能耗及碳排放量 | 第90-91页 |
7.1.1 原材料的经济指标 | 第90页 |
7.1.2 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指标 | 第90-91页 |
7.2 效益分析 | 第91-92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8.1 本文结论 | 第92页 |
8.2 不足与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