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30页 |
1.1 光致变色现象 | 第9-22页 |
1.1.1 光致变色发展历史 | 第10页 |
1.1.2 光致变色体系 | 第10-13页 |
1.1.3 光致变色的应用 | 第13-22页 |
1.2 轮烷 | 第22-29页 |
1.2.1 轮烷合成方法 | 第23-25页 |
1.2.2 轮烷的应用 | 第25-29页 |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具有双重光谱变化性质的光致变色[2]轮烷的构筑及其无损读取特性研究 | 第30-52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课题设计 | 第30-31页 |
2.3 目标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 第31-37页 |
2.3.1 [2]轮烷R1和R2的逆合成分析 | 第31-33页 |
2.3.2 [2]轮烷R1和R2的合成 | 第33-37页 |
2.4 [2]轮烷R1和R2的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 第37-51页 |
2.4.1 核磁实验 | 第37-45页 |
2.4.2 紫外-可见光谱实验 | 第45-47页 |
2.4.3 R1和R2的无损读取特性研究 | 第47-51页 |
2.5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52-67页 |
3.1 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和数据 | 第52-54页 |
3.2 化合物2和3的合成方法和数据 | 第54-63页 |
3.3 [2]轮烷R1和R2的合成方法和数据 | 第63-65页 |
3.4 异构化速率常数的计算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8页 |
附录1 部分化合物的表征图 | 第78-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