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植物感应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 第10-11页 |
1-2 植物的抗病性 | 第11-12页 |
1-2-1 植物的主动防卫机制2 | 第11-12页 |
1-3 AHLs参与的抗病机制 | 第12-13页 |
1-4 茉莉酸及茉莉酸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 第13-14页 |
1-5 基因表达分析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1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化学原理5 | 第14页 |
1-6 课题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AHLs调控植物抗病性 | 第16-23页 |
2-1 材料 | 第16-17页 |
2-1-1 试验植株 | 第16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6页 |
2-1-3 仪器设备 | 第16-17页 |
2-1-4 培养基及营养液 | 第17页 |
2-1-4-1 培养基 | 第17页 |
2-1-4-2 植物营养液 | 第1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2-2-1 拟南芥的种植与培养 | 第17-18页 |
2-2-2 计测细菌在植物体内的繁殖量 | 第18页 |
2-2-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 | 第18页 |
2-2-4 不同AHLs信号分子对拟南芥的抗病影响 | 第18页 |
2-2-5 3OC8-HSL对拟南芥抗病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6 3OC8-HSL对致病菌的直接影响 | 第19页 |
2-2-5-1 3OC8-HSL对致病菌菌落数的影响 | 第19页 |
2-2-5-2 3OC8-HSL对致病菌OD值的影响 | 第19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19-21页 |
2-3-1 不同AHLs信号分子对病原菌Ecc在拟南芥叶片定殖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2 3OC8-HSL对拟南芥对Ecc抗性的影响 | 第20页 |
2-3-3 3OC8-HSL对致病菌的直接影响 | 第20-21页 |
2-4 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3OC8-HSL调控植物JA的生物合成 | 第23-28页 |
3-1 前言 | 第23页 |
3-2 材料 | 第23-24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3-2-3 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3-2-4 培养基及营养液 | 第24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3-3-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 | 第24页 |
3-3-2 茉莉酸的提取 | 第24-25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25-26页 |
3-5 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3OC8-HSL调控植物JA通路相关合成、抗病基因 | 第28-39页 |
4-1 前言 | 第28页 |
4-2 材料 | 第28-30页 |
4-2-1 供试植物 | 第28-29页 |
4-2-2 引物 | 第29页 |
4-2-3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4-2-4 仪器设备 | 第30页 |
4-3 方法 | 第30-33页 |
4-3-1 野生型拟南芥RNA的提取 | 第30-31页 |
4-3-2 RT-PCR与cDNA的合成 | 第31-32页 |
4-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处理拟南芥中目的基因的表达 | 第32-33页 |
4-4 结果 | 第33-37页 |
4-4-1 引物验证 | 第33页 |
4-4-2 3OC8-HSL诱导JA信号通路相关合成基因表达 | 第33-34页 |
4-4-3 3OC8-HSL诱导JA信号通路相关抗病基因表达 | 第34-35页 |
4-4-4 AHL诱导JA信号通路抗病基因PDF1.2表达 | 第35-37页 |
4-5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JA参与AHLs调控植物抗病性 | 第39-45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5-1-1 供试植物 | 第39页 |
5-1-2 仪器设备 | 第39页 |
5-1-3 仪器设备 | 第39-40页 |
5-1-4 培养基及营养液 | 第40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5-2-1 拟南芥种植与培养 | 第40-41页 |
5-2-2 计测细菌在植物体内的繁殖量 | 第41页 |
5-2-3 实验组和对照组 | 第41页 |
5-2-4 JA参与3OC8-HSL对抗病菌在植物体内定殖的抑制 | 第41页 |
5-2-5 JA参与3OC8-HSL对植物发病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42-44页 |
5-3-1 JA参与3OC8-HSL对抗病菌在植物体内定殖的抑制 | 第42页 |
5-3-2 JA参与3OC8-HSL对植物发病率的影响 | 第42-44页 |
5-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