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境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 | 第12页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第12-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三)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一)信访 | 第14页 |
(二)信访制度 | 第14页 |
(三)信访工作程序 | 第14-15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一)法治型政府赋予每个公民信访的权利 | 第15页 |
(二)服务型政府要求畅通公民的诉求渠道 | 第15页 |
(三)社会公平论为上访群众追求公平提供理论依据 | 第15页 |
(四)社会冲突论认为信访制度作为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不可或缺 | 第15-16页 |
(五)社会成本论认为当前信访制度成本高,亟待改革 | 第16-17页 |
第二章C县信访工作的现状、困境与原因分析 | 第17-30页 |
一、我国信访工作的发展 | 第17-18页 |
二、C县基层信访工作的现状 | 第18-24页 |
(一)C县信访机构设置 | 第18页 |
(二)C县信访反映问题的类别 | 第18-21页 |
(三)C县信访的困境 | 第21-24页 |
三、C县基层信访工作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4-30页 |
(一)宏观层面的原因 | 第24-26页 |
(二)中观层面的原因 | 第26-28页 |
(三)微观层面的原因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完善基层信访工作的建议 | 第30-41页 |
一、强化意识 | 第30-31页 |
(一)增强责任意识 | 第30页 |
(二)提高社会监督意识 | 第30页 |
(三)把握大局意识 | 第30-31页 |
二、完善我国当前基层政府信访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31-41页 |
(一)加强信访工作的法制建设 | 第31-33页 |
(二)规范信访案件的分类处理 | 第33-34页 |
(三)完善信访考核机制 | 第34-35页 |
(四)切实解决信访积案 | 第35-36页 |
(五)加强对信访群众的教育疏导 | 第36-37页 |
(六)积极打造“互联网+信访” | 第37-38页 |
(七)加强信访工作的队伍建设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