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防喷器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防喷器完整性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 第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6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防喷器完整性分析 | 第16-30页 |
2.1 防喷器结构与功能分析 | 第16-20页 |
2.1.1 环形防喷器 | 第16-17页 |
2.1.2 闸板防喷器 | 第17-19页 |
2.1.3 防喷器的配置选择 | 第19-20页 |
2.2 防喷器完整性概念研究 | 第20-22页 |
2.2.1 现有完整性概念分析 | 第20-21页 |
2.2.2 防喷器完整性概念内涵分析 | 第21-22页 |
2.3 防喷器完整性失效形式分析 | 第22-26页 |
2.3.1 防喷器常见失效形式分析 | 第22-25页 |
2.3.2 结构完整性失效形式 | 第25页 |
2.3.3 功能完整性失效形式 | 第25-26页 |
2.4 防喷器完整性评价指标 | 第26-29页 |
2.4.1 人因指标 | 第27-28页 |
2.4.2 机械指标 | 第28-29页 |
2.4.3 环境指标 | 第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海上防喷器可靠性评估模型构建 | 第30-43页 |
3.1 防喷器系统划分 | 第30-31页 |
3.2 防喷器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第31-36页 |
3.3 防喷器系统可靠性评价与预测 | 第36-42页 |
3.3.1 防喷器系统可靠性分析理论基础 | 第36-37页 |
3.3.2 可靠性框图 | 第37-39页 |
3.3.3 防喷器系统失效数据与分析 | 第39-40页 |
3.3.4 可靠性评价与预测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可拓学的防喷器失效后果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 第43-55页 |
4.1 失效后果评价准则 | 第43-46页 |
4.1.1 防喷器失效后果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 | 第43-44页 |
4.1.2 防喷器失效后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4-45页 |
4.1.3 防喷器失效后果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 | 第45-46页 |
4.2 基于物元理论的失效后果评价 | 第46-50页 |
4.2.1 物元理论与可拓集合 | 第46-47页 |
4.2.2 可拓评价模型 | 第47-50页 |
4.3 工程应用——以“深水地平线”平台事故为例 | 第50-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海上防喷器基于风险的完整性评估研究 | 第55-66页 |
5.1 海上防喷器完整性评估方案 | 第55-57页 |
5.2 防喷器完整性评估的基本步骤 | 第57-64页 |
5.2.1 数据收集 | 第57-58页 |
5.2.2 风险评估 | 第58-61页 |
5.2.3 基于风险的检测 | 第61-62页 |
5.2.4 防喷器完整性评估准则及方法 | 第62-64页 |
5.3 海上防喷器基于风险的系统检修优化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海上防喷器完整性管理系统 | 第66-76页 |
6.1 海上防喷器完整性管理软件开发 | 第66-67页 |
6.1.1 软件功能要求 | 第66-67页 |
6.1.2 软件使用对象要求 | 第67页 |
6.1.3 软件性能要求 | 第67页 |
6.2 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67-68页 |
6.3 软件具备功能模块设计 | 第68-7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76页 |
7.2 主要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