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层合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后疲劳试验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层合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后疲劳理论模型研究 | 第15-19页 |
1.2.3 层合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后疲劳数值模拟研究 | 第19-20页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层合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后疲劳损伤扩展模型 | 第22-37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复合材料层内渐进损伤分析模型 | 第22-27页 |
2.2.1 复合材料单层板本构模型 | 第22-25页 |
2.2.2 复合材料层内渐进损伤刚度折减模型 | 第25-26页 |
2.2.3 复合材料层内失效判据 | 第26-27页 |
2.3 包含多铺层的实体单元 | 第27-29页 |
2.4 复合材料层间渐进损伤分析模型 | 第29-36页 |
2.4.1 复合材料层间界面粘聚力损伤本构模型 | 第29-31页 |
2.4.2 复合材料层间损伤变量 | 第31-34页 |
2.4.3 复合材料层间疲劳损伤演化 | 第34-35页 |
2.4.4 复合材料层间破坏判据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层合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及低速冲击后疲劳试验 | 第37-52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试验准备 | 第37-39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3.2.2 试验装置和标准 | 第38-39页 |
3.3 层合复合材料低速冲击试验 | 第39-42页 |
3.3.1 层合板表面损伤目视检测 | 第40-41页 |
3.3.2 超声C扫检测 | 第41-42页 |
3.4 层合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后剩余压缩强度试验 | 第42-44页 |
3.5 层合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后疲劳试验 | 第44-51页 |
3.5.1 疲劳载荷参数 | 第44-45页 |
3.5.2 层合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后疲劳损伤扩展试验 | 第45-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软件二次开发和数值模拟 | 第52-67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软件的二次开发 | 第52-55页 |
4.2.1 参数化建模系统开发 | 第52-54页 |
4.2.2 用户自定义材料子程序开发 | 第54-55页 |
4.3 层合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模拟 | 第55-58页 |
4.4 层合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后疲劳模拟 | 第58-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70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7-68页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68页 |
5.3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