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7页 |
1.1 纳米粒子的自组装 | 第15-16页 |
1.2 模板法自组装制备无机纳米材料 | 第16-25页 |
1.2.1 软模板法 | 第16-23页 |
1.2.1.1 以DNA作为模板 | 第16-18页 |
1.2.1.2 以蛋白质为模板 | 第18-19页 |
1.2.1.3 以病毒为模板 | 第19-21页 |
1.2.1.4 以聚合物为模板 | 第21-23页 |
1.2.2 硬模板法 | 第23-25页 |
1.3 二氧化钛(TiO_2)纳米材料 | 第25-34页 |
1.3.1 TiO_2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26-32页 |
1.3.1.1 溶胶-凝胶法 | 第26-27页 |
1.3.1.2 模板法 | 第27页 |
1.3.1.3 胶束法 | 第27-29页 |
1.3.1.4 水热法 | 第29-30页 |
1.3.1.5 溶剂热法 | 第30-32页 |
1.3.1.6 自组装法 | 第32页 |
1.3.2 TiO_2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32-34页 |
1.3.2.1 色谱分离材料 | 第32页 |
1.3.2.2 锂离子电池 | 第32-33页 |
1.3.2.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 | 第33页 |
1.3.2.4 光催化 | 第33页 |
1.3.2.5 传感器 | 第33-34页 |
1.4 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34-37页 |
1.4.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34页 |
1.4.2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34-37页 |
第二章 界面自组装制备半球形TiO_2纳米结构 | 第37-53页 |
2.1 引言 | 第37页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7-39页 |
2.3 半球形TiO_2纳米结构制备及表征 | 第39-52页 |
2.3.1 实验过程 | 第39页 |
2.3.2 半球形水解中间体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39-49页 |
2.3.2.1 不同反应物对半球形结构的影响 | 第39-41页 |
2.3.2.2 不同反应溶剂对半球形结构的影响 | 第41-43页 |
2.3.2.3 不同反应物浓度对半球形结构的影响 | 第43-44页 |
2.3.2.4 反应温度对半球形结构的影响 | 第44-45页 |
2.3.2.5 反应湿度对半球形结构的影响 | 第45-47页 |
2.3.2.6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半球形结构的影响 | 第47-49页 |
2.3.2.7 总结 | 第49页 |
2.3.3 高温煅烧制备TiO_2半球形结构 | 第49-52页 |
2.3.3.1 SEM表征 | 第50页 |
2.3.3.2 XRD表征 | 第50-51页 |
2.3.3.3 显微镜观察 | 第51-5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自组装法制备手性向列结构的CNC/TiO_2复合材料 | 第53-71页 |
3.1 引言 | 第53页 |
3.2 CNC的制备 | 第53-59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3-55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55页 |
3.2.3 样品表征 | 第55-59页 |
3.2.3.1 FT-IR | 第55-57页 |
3.2.3.2 XRD | 第57页 |
3.2.3.3 SEM | 第57-58页 |
3.2.3.4 TEM | 第58-59页 |
3.2.3.5 POM | 第59页 |
3.3 以CNC为模板制备手性复合材料 | 第59-69页 |
3.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9-61页 |
3.3.2 实验过程 | 第61页 |
3.3.3 复合薄膜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61-66页 |
3.3.3.1 表面电荷对薄膜结构的影响 | 第61-62页 |
3.3.3.2 溶液滴加速度对薄膜结构的影响 | 第62-63页 |
3.3.3.3 不同pH的CNC溶液对薄膜结构的影响 | 第63-64页 |
3.3.3.4 TBT添加量对薄膜结构的影响 | 第64-66页 |
3.3.4 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质 | 第66-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
作者及导师介绍 | 第85-86页 |
附件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