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第2章 技术专家治国论 | 第17-25页 |
2.1 Technocracy的概念辨析 | 第17-19页 |
2.1.1 Technocracy的词源学分析 | 第17页 |
2.1.2 Technocracy的译法分析 | 第17-19页 |
2.2 技术专家治国论的主要观点 | 第19-25页 |
2.2.1 重视专家、技术人员治理国家 | 第19-22页 |
2.2.2 强调科技在社会统治中的作用 | 第22-25页 |
第3章 哈贝马斯对技术专家治国论的批判 | 第25-32页 |
3.1 技术专家治国论合理性的不足 | 第25-27页 |
3.1.1 主体诉求的忽视 | 第25-26页 |
3.1.2 民主内核的缺失 | 第26-27页 |
3.2 技术专家治国论合法性的缺陷 | 第27-29页 |
3.2.1 科学主义造成民众的去政治化 | 第27-28页 |
3.2.2 控制模式导致合法性的虚假化 | 第28-29页 |
3.3 评哈贝马斯对技术专家治国论的批判 | 第29-32页 |
3.3.1 哈贝马斯对技术专家治国论批判的价值 | 第29-30页 |
3.3.2 哈贝马斯对技术专家治国论批判的不足 | 第30-32页 |
第4章 程序主义商谈政治对技术专家治国论的超越 | 第32-42页 |
4.1 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商谈政治 | 第32-33页 |
4.2 程序主义商谈政治对技术专家治国论的超越 | 第33-35页 |
4.2.1 程序主义商谈政治完善了合理性 | 第33-34页 |
4.2.2 程序主义商谈政治保障了合法性 | 第34-35页 |
4.3 程序主义商谈政治对技术专家治国论超越的理论特色 | 第35-39页 |
4.3.1 转向了主体间性视角 | 第35-37页 |
4.3.2 保障了主体多元性诉求 | 第37-38页 |
4.3.3 促进了主体间政治共识形成 | 第38-39页 |
4.4 评程序主义商谈政治对技术专家治国论的越超 | 第39-42页 |
4.4.1 程序主义商谈政治对技术专家治国论超越的价值 | 第39-40页 |
4.4.2 程序主义商谈政治对技术专家治国论超越的不足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