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风险社会下抽象危险犯设置的正当性与边界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9-12页
    一、研究价值和意义第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0页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第10-11页
    四、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1-12页
第一章 风险社会下刑法理论的衍变第12-19页
    第一节 风险社会理论对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冲击第12-15页
        一、对传统刑法“法益”概念的冲击第13-14页
        二、对传统刑法归责原则的突破第14-15页
    第二节 风险刑法理论具有风险性第15-19页
        一、“风险社会”理论不能为风险刑法奠基第16-17页
        二、泛化的刑事处罚瓦解人权自由第17-19页
第二章 抽象危险犯扩张的正当性基础第19-26页
    第一节 抽象危险犯的处罚根据第19-22页
        一、形式说第19-21页
        二、实质说第21-22页
    第二节 形式说的困境及实质说的提倡第22-26页
        一、形式说陷入自身逻辑矛盾第23页
        二、与我国的立法司法实践脱节第23-26页
第三章 抽象危险犯的界定第26-32页
    第一节 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的区别第26-29页
        一、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有区分必要之主张第26-27页
        二、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无区分必要之观点第27页
        三、危险程度说——抽象、具体危险犯界分的理论基础第27-29页
    第二节 抽象危险犯与行为犯的区别第29-32页
        一、抽象危险犯与行为犯等同之争议第29-30页
        二、抽象危险犯与行为犯存在交叉重合第30-32页
第四章 抽象危险犯的限缩及路径第32-47页
    第一节 抽象危险犯处罚范围限缩的原因第32-36页
        一、抽象危险犯处罚范围限缩的法理基础第32-35页
        二、抽象危险犯处罚范围限缩的现实基础第35-36页
    第二节 抽象危险犯限缩的立法路径第36-39页
        一、局限于具有一般典型危险性的行为第37-38页
        二、刑罚配置应轻刑化第38-39页
    第三节 抽象危险犯限缩的司法路径第39-47页
        一、排除故意或主观不法无责第40-41页
        二、抽象危险犯应适用“但书”规定第41-43页
        三、程序上引入反证机制第43-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1-52页
后记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非法经营罪在金融领域适用的反思
下一篇:间接正犯着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