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词性标注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事件信息抽取的现状 | 第11-12页 |
1.2.3 事件因果关系抽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4 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知识介绍 | 第16-29页 |
2.1 事件和事件间因果关系 | 第16-17页 |
2.1.1 事件概述 | 第16-17页 |
2.1.2 事件因果关系概述 | 第17页 |
2.2 评测语料概述 | 第17-21页 |
2.2.1 维吾尔语事件间因果关系评测语料 | 第17-20页 |
2.2.2 维吾尔语词性标注评测语料 | 第20-21页 |
2.3 维吾尔语语法特性 | 第21-23页 |
2.3.1 词干和词尾特点 | 第21页 |
2.3.2 维吾尔语句法成分顺序特点 | 第21-22页 |
2.3.3 维吾尔语名词格语法特点 | 第22-23页 |
2.4 模型算法 | 第23-28页 |
2.4.1 条件随机场 | 第23-24页 |
2.4.2 循环神经网络 | 第24-25页 |
2.4.3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 第25-27页 |
2.4.4 批量规范化 | 第27-28页 |
2.4.5 softmax回归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BiLSTM-CRF的维吾尔语词性标注研究 | 第29-34页 |
3.1 方法概述 | 第29页 |
3.2 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和条件随机场的维吾尔语词性标注模型 | 第29-30页 |
3.3 实验与分析 | 第30-32页 |
3.3.1 实验配置 | 第30-31页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基于双向LSTM的维吾尔语事件因果关系抽取 | 第34-43页 |
4.1 任务概述 | 第34-35页 |
4.2 事件组队 | 第35-36页 |
4.3 维吾尔语事件内部结构特征提取 | 第36-38页 |
4.3.1 维吾尔语事件内部结构特征提取 | 第36-38页 |
4.3.2 事件句语义特征 | 第38页 |
4.4 模型介绍 | 第38-39页 |
4.5 实验与分析 | 第39-41页 |
4.5.1 模型评估标准 | 第39页 |
4.5.2 模型参数信息 | 第39页 |
4.5.3 语义特征对事件因果关系抽取的影响 | 第39-40页 |
4.5.4 BiLSTM与LSTM因果关系抽取性能对比 | 第40页 |
4.5.5 BN算法对BiLSTM收敛速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4.5.6 本文实验结果和其他学者实验结果比较 | 第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3-45页 |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43-44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