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神经病、精神病护理学论文

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致谢第5-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绪论第16-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1.1 老龄化严重,老年期痴呆症患者增加第16-17页
        1.1.2 早期介入MCI患者,减慢其向痴呆症转变第17页
        1.1.3 MCI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存在着不足第17-18页
        1.1.4 计算机认知训练提供了MCI患者康复护理的新途径第18页
    1.2 核心概念界定第18-19页
        1.2.1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第18页
        1.2.2 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第18-19页
    1.3 研究目的第19页
    1.4 研究意义第19页
        1.4.1 理论意义第19页
        1.4.2 实践意义第19页
    1.5 理论基础第19-21页
        1.5.1 大脑可塑性理论第19-20页
        1.5.2 认知储备理论第20页
        1.5.3 毕生发展观理论第20-21页
    1.6 文献文顾第21-25页
        1.6.1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第21页
        1.6.2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现状第21-23页
        1.6.3 计算机认知训练的研究现状第23-24页
        1.6.4 计算机认知训练在MCI群体中的应用现状第24-25页
    1.7 课题提出第25-26页
2 研究方法第26-38页
    2.1 研究设计第26页
    2.2 研究对象第26-27页
    2.3 样本量估算第27-28页
    2.4 观察指标与测量工具第28-29页
        2.4.1 观察指标第28页
        2.4.2 测量工具第28-29页
        2.4.3 测量方法第29页
    2.5 实验器材第29页
    2.6 干预方法第29-30页
        2.6.1 对照组第29-30页
        2.6.2 实验组第30页
    2.7 干预方案第30-32页
        2.7.1 干预形式与场所第30页
        2.7.2 干预内容第30-31页
        2.7.3 干预流程第31-32页
        2.7.4 干预时间与频率第32页
        2.7.5 干预实施人员第32页
        2.7.6 干预依从性管理第32页
    2.8 干预方案实施过程第32-33页
        2.8.1 筛选研究对象第32-33页
        2.8.2 预实验第33页
        2.8.3 干预方案实施第33页
        2.8.4 效果评价第33页
    2.9 资料收集与分析第33-34页
        2.9.1 资料收集第33页
        2.9.2 资料分析第33-34页
    2.10 质量控制第34-36页
        2.10.1 研究设计阶段第34页
        2.10.2 干预实施阶段第34-35页
        2.10.3 资料收集阶段第35页
        2.10.4 数据统计阶段第35-36页
    2.11 伦理原则第36-37页
    2.12 技术路线第37-38页
3 研究结果第38-50页
    3.1 样本流失情况第38页
    3.2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比较第38-39页
    3.3 实验组、对照组认知功能比较第39-41页
        3.3.1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认知功能比较第39页
        3.3.2 实验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比较第39-40页
        3.3.3 对照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比较第40-41页
        3.3.4 实验组、对照组成员干预后认知功能比较第41页
    3.4 实验组、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第41-45页
        3.4.1 实验组、对照组成员干预前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第41-42页
        3.4.2 实验组成员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第42-43页
        3.4.3 对照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第43-44页
        3.4.4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第44-45页
    3.5 实验组、对照组生活质量比较第45-47页
        3.5.1 实验组、对照组成员干预前生活质量比较第45页
        3.5.2 实验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第45-46页
        3.5.3 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第46页
        3.5.4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第46-47页
    3.6 实验组、对照组主观幸福感比较第47-50页
        3.6.1 实验组、对照组成员干预前主观幸福感比较第47页
        3.6.2 实验组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比较第47-48页
        3.6.3 对照组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比较第48页
        3.6.4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后主观幸福感比较第48-50页
4 讨论第50-56页
    4.1 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对MCI患者的效果分析第50-54页
        4.1.1 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可改善MCI患者的认知功能第50-51页
        4.1.2 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可改善MCI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第51-52页
        4.1.3 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可改善MCI患者的生活质量第52-53页
        4.1.4 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可改善MCI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第53-54页
    4.2 本研究对护理专业的启示第54-56页
        4.2.1 本研究对社区护理研究的启示第54-55页
        4.2.2 本研究对社区护理教育的启示第55页
        4.2.3 本研究对社区护理实践的启示第55-56页
5 结论第56-57页
6 研究的创新性及局限性第57-59页
    6.1 研究的创新性第57-58页
        6.1.1 研究内容和领域创新第57页
        6.1.2 研究方式创新第57页
        6.1.3 学术创新第57-58页
    6.2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第58-59页
        6.2.1 局限性第58页
        6.2.2 未来研究方向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72页
附录第72-84页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第72-74页
    附录二 :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第74-75页
    附录三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第75-76页
    附录四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第76-78页
    附录五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第78-79页
    附录六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第79-82页
    附录七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第82-84页
作者简介第8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构建及实证研究
下一篇:社区护士从事居家护理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