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植物保护机械论文--喷雾器、弥雾器、烟雾器论文

水田自走式喷雾机驱动防滑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国内外自走式喷雾机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内外驱动防滑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1.4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水田自走式喷雾机动力学模型第20-38页
    2.1 模型架构第20-23页
        2.1.1 十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第20-22页
        2.1.2 模型假定条件第22页
        2.1.3 统一定义符号第22-23页
    2.2 喷雾机数学模型第23-31页
        2.2.1 转向分析第23-24页
        2.2.2 自走式喷雾机动力学方程第24-25页
        2.2.3 车轮模型及分析第25-28页
        2.2.4 轮胎模型第28-31页
    2.3 模型验证第31-37页
        2.3.1 MATLAB/Simulink简介第31页
        2.3.2 仿真模型建立第31-32页
        2.3.3 典型工况的仿真分析第32-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水田自走式喷雾机驱动防滑控制理论及方法第38-54页
    3.1 水田自走式喷雾机防滑理论第38-40页
        3.1.1 可行的防滑途径第38页
        3.1.2 水田自走式喷雾机打滑状况分析第38-39页
        3.1.3 防滑控制方案第39页
        3.1.4 侧滑风险预警方法第39-40页
    3.2 路面识别第40-43页
        3.2.1 模糊化第40-41页
        3.2.2 模糊推理第41-42页
        3.2.3 最优滑转率和峰值附着系数输出第42-43页
    3.3 打滑判断第43-44页
        3.3.1 直线行走工况第43-44页
        3.3.2 转向行走工况第44页
    3.4 驱动防滑方式选择第44-45页
    3.5 控制器设计第45-52页
        3.5.1 传统PID控制器第45-46页
        3.5.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第46-50页
        3.5.3 控制器仿真分析第50-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喷雾机驱动防滑控制系统设计第54-65页
    4.1 总体设计第54-55页
    4.2 系统集成第55-59页
        4.2.1 检测单元硬件集成第55-57页
        4.2.2 控制单元硬件集成第57-58页
        4.2.3 执行单元硬件集成第58-59页
    4.3 功能设计第59-64页
        4.3.1 上位机软件设计第59-61页
        4.3.2 下位机功能设计第61-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台架实验第65-75页
    5.1 液压台架搭建第65-66页
    5.2 实验台性能检测实验第66-71页
        5.2.1 液压马达转速与控制电流的关系实验第66-69页
        5.2.2 液压马达转速与负载扭矩的关系实验第69-70页
        5.2.3 状态方程分析第70-71页
    5.3 单轮滑转实验第71-74页
        5.3.1 实验设计第71页
        5.3.2 滑转实验未加驱动防滑控制第71-72页
        5.3.3 路面识别分析第72页
        5.3.4 驱动防滑控制下的滑转实验第72-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第75-77页
    6.1 总结第75页
    6.2 建议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2页
作者简介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nVEST模型的太行山淇河流域水土流失研究
下一篇:棉花超短纤维基因LI1的精细定位与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