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利用CRISPR/Cas9技术改良水稻株高、抽穗期和品质相关性状的初步探讨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缩略词表第9-11页
1 前言第11-20页
    1.1 目的基因研究背景第11-16页
        1.1.1 Wx基因的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fgr基因的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3 SD1基因的研究背景第13页
        1.1.4 抽穗期相关基因的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5 GS3基因的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概述第16-19页
        1.2.1 CRISPR-Cas系统的结构第16-17页
        1.2.2 CRISPR-Cas系统的适应免疫机制第17页
        1.2.3 CRISPR-Cas系统的分类第17-18页
        1.2.4 CRISPR/Cas9系统在水稻中的应用第18-19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9-20页
第一章 利用CRISPR/Cas9技术改良贵州香禾糯的株高和抽穗期第20-4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2.1 实验材料第20页
            2.1.1 供实验用水稻第20页
            2.1.2 菌株和质粒第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2页
            2.2.1 CRISPR敲除载体的构建第20-21页
            2.2.2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的遗传转化第21页
            2.2.3 水稻米质的测定方法第21-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40页
        3.1 双靶点CRISPR/Cas9载体构建第22-23页
            3.1.1 U6/U3-sgRNA载体的构建第22页
            3.1.2 sgRNA载体与pCXUN载体的连接第22-23页
        3.2 CRISPR/Cas9转基因植株T_0代的获取和阳性鉴定结果第23-25页
            3.2.1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24页
            3.2.2 转基因阳性单株的筛选第24-25页
        3.3 CRISPR/Cas9转基因植株的突变类型第25-28页
        3.4 贵州香禾糯突变体突变基因型功能分析第28-32页
            3.4.1 sd1突变基因型功能分析第28-29页
            3.4.2 Hd1突变基因型功能分析第29-30页
            3.4.3 Ghd7.1突变基因型功能分析第30-32页
        3.5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鉴定第32-40页
            3.5.1 贵州香禾糯突变体株高和抽穗期的表型鉴定第32-34页
            3.5.2 贵州香禾糯突变体农艺性状表型考察第34-36页
            3.5.3 贵州香禾糯突变体品质性状表型考察第36-40页
第二章 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水稻不育系华2613S改为香糯型第40-4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0-49页
        3.1 双靶点CRISPR/Cas9载体构建第40页
        3.2 CRISPR/Cas9转基因植株T0代的获取和阳性鉴定结果第40-41页
        3.3 CRISPR/Cas9转基因植株的突变类型第41-43页
        3.4 华 2613S突变体突变基因型功能分析第43-45页
            3.4.1 wx突变基因型功能分析第43-44页
            3.4.2 fgr突变基因型功能分析第44-45页
        3.5 华 2613S突变体直链淀粉含量及香味性状的表型鉴定第45-49页
第三章 利用CRISPR/Cas9技术改良香玉玻粒型第49-5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3.1 单靶点CRISPR/Cas9载体构建第49页
        3.2 CRISPR/Cas9转基因植株T0代的获取和阳性鉴定结果第49页
        3.3 CRISPR/Cas9转基因植株的突变类型第49-50页
        3.4 香玉玻突变体GS3突变基因型功能分析第50-51页
        3.5 香玉玻突变体粒长性状考察结果第51-53页
    4 讨论第53-56页
        4.1 sd1基因不同突变体与株高的关系第53页
        4.2 Hd1基因与Ghd7.1基因对抽穗期的影响第53页
        4.3 抽穗期与日照时间的探讨第53-54页
        4.4 贵州香禾糯突变体材料非目的性状变异第54页
        4.5 wx基因调控水稻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第54页
        4.6 突变体材料的筛选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6页
附录第66-74页
    附录 1:本研究中所用引物第66-67页
    附录 2:部分实验的详细步骤第67-74页
        Protocol 1: SSR技术路线第67页
        Protocol 2: 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中各核心实验步骤第67-68页
        Protocol 3: 水稻粳稻遗传转化体系第68-71页
        Protocol 4: 水稻籼稻遗传转化体系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氮肥运筹对再生稻再生芽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下一篇:水稻非生物逆境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共表达网络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