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夫茶茶具造型研究--以“潮州手拉朱泥壶”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2.1 潮州工夫茶与潮州工夫茶艺 | 第12页 |
2.2 茶具造型 | 第12-14页 |
3 潮州工夫茶文化及茶具类型演变 | 第14-35页 |
3.1 潮州工夫茶文化及茶具发展概况 | 第14-21页 |
3.1.1 潮州工夫茶的起源与发展 | 第14-15页 |
3.1.2 潮州工夫茶茶叶的择取 | 第15-17页 |
3.1.3 潮州工夫茶茶具的演变 | 第17-21页 |
3.2 潮州工夫茶茶具类型解析 | 第21-26页 |
3.2.1 传统潮州工夫茶茶具的类型 | 第21-23页 |
3.2.2 现代潮州工夫茶茶具的类型 | 第23-26页 |
3.3 潮州工夫茶茶具造型成因分析 | 第26-35页 |
3.3.1 实用功能与工夫茶具造型 | 第27-29页 |
3.3.2 经济与工夫茶具造型 | 第29-31页 |
3.3.3 商品属性与工夫茶具造型 | 第31-32页 |
3.3.4 社会生活与工夫茶具造型 | 第32-35页 |
4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发展与制作解析 | 第35-52页 |
4.1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起源与发展 | 第35-39页 |
4.1.1 初创期 | 第35-36页 |
4.1.2 发展期 | 第36-37页 |
4.1.3 成熟期 | 第37页 |
4.1.4 低潮期 | 第37-38页 |
4.1.5 复兴期 | 第38页 |
4.1.6 发展现状 | 第38-39页 |
4.2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物质基础 | 第39-46页 |
4.2.1 制作原料 | 第39-40页 |
4.2.2 成型工艺 | 第40-45页 |
4.2.3 烧制方法 | 第45-46页 |
4.2.4 潮州手拉朱泥壶造型与工艺技术的关系 | 第46页 |
4.3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装饰特点 | 第46-52页 |
4.3.1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线条装饰 | 第47-48页 |
4.3.2 潮州手拉朱泥壶装饰的工艺技法 | 第48-49页 |
4.3.3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款识 | 第49-52页 |
5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造型研究 | 第52-64页 |
5.1 传统潮州手拉朱泥壶的造型特征 | 第52-53页 |
5.1.1 造型结构 | 第52页 |
5.1.2 造型类别 | 第52-53页 |
5.2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各组成部分的造型特征 | 第53-61页 |
5.2.1 壶体 | 第53-55页 |
5.2.2 壶盖 | 第55-57页 |
5.2.3 壶嘴 | 第57-59页 |
5.2.4 壶把 | 第59-61页 |
5.2.5 壶足 | 第61页 |
5.3 潮州手拉朱泥壶与宜兴紫砂壶的比较 | 第61-64页 |
5.3.1 泥料的对比 | 第61-62页 |
5.3.2 成型工艺的对比 | 第62页 |
5.3.3 造型的对比 | 第62-63页 |
5.3.4 实用功能的对比 | 第63-64页 |
6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图索引 | 第69-70页 |
个人简介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