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水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8页
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8-21页
    1.1 概念界定第18-19页
        1.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第18页
        1.1.2 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水平第18-19页
        1.1.3 社会救助第19页
    1.2 生存公平理论第19-21页
        1.2.1 理论背景第19页
        1.2.2 核心内容第19-21页
2 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问题及原因第21-33页
    2.1 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人口现状第21-24页
        2.1.1 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构成第21-23页
        2.1.2 最低生活保障地区覆盖情况第23-24页
    2.2 农村牧区居民低保给付水平和给付方式第24-26页
    2.3 内蒙古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2.3.1 低保目标定位不准第26-27页
        2.3.2 给付水平相对较低第27-29页
        2.3.3 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与监督第29-30页
    2.4 内蒙古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3页
        2.4.1 目标选择机制不科学第30-31页
        2.4.2 低保线难以准确测算第31页
        2.4.3 地方资金匮乏且统筹渠道单一第31-33页
3 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水平的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第33-46页
    3.1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测算方法第33-34页
        3.1.1 恩格尔系数法第33页
        3.1.2 马丁法第33页
        3.1.3 生活形态法第33-34页
        3.1.4 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法第34页
    3.2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测算第34-46页
        3.2.1 测算模型确定第34-36页
        3.2.2 测算指标选取第36-39页
        3.2.3 测定结果第39-46页
4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对策建议及可行性分析第46-53页
    4.1 对策建议第46-48页
        4.1.1 准确界定低保对象第46页
        4.1.2 把握低保调整时机第46-47页
        4.1.3 科学设计低保标准确定机制第47-48页
    4.2 可行性分析第48-53页
        4.2.1 理念可行性第48-49页
        4.2.2 制度可行性第49-50页
        4.2.3 财政支持可行性第50-53页
结束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精准化的路径优化研究
下一篇:无缝隙政府理论视角下便民服务流程问题研究--以山东省Z县便民服务大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