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沥青混合料稳定状态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1.2.1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2 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信息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1 沥青混合料稳定状态评价 | 第22页 |
1.3.2 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对比 | 第22页 |
1.3.3 图像处理技术计算参数取值分析 | 第22页 |
1.3.4 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稳定状态主要特征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3-35页 |
2.1 原材料 | 第23-25页 |
2.1.1 集料 | 第23-24页 |
2.1.2 沥青 | 第24页 |
2.1.3 矿粉 | 第24-25页 |
2.2 试验方法与设备 | 第25-35页 |
2.2.1 级配选择 | 第25-26页 |
2.2.2 拌和温度与压实温度确定 | 第26-28页 |
2.2.3 试件成型 | 第28-29页 |
2.2.4 试件体积参数测定 | 第29-31页 |
2.2.5 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 | 第31-32页 |
2.2.6 粗集料松装间隙率VCA_(DRC)测定 | 第32-33页 |
2.2.7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第33页 |
2.2.8 动态压缩模量预估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宏观体积稳定状态研究 | 第35-50页 |
3.1 本章概述 | 第35-36页 |
3.1.1 研究背景 | 第35页 |
3.1.2 研究路线 | 第35-36页 |
3.2 压实全过程密度曲线获取 | 第36-41页 |
3.2.1 马歇尔设计法确定最佳油石比 | 第36-38页 |
3.2.2 密度曲线获取 | 第38-41页 |
3.3 稳定状态评价 | 第41-46页 |
3.3.1 密度曲线对比 | 第41-43页 |
3.3.2 VCA_(mix)曲线对比 | 第43-46页 |
3.4 能量指数对比 | 第46-49页 |
3.4.1 施工压实能量指数对比 | 第47-48页 |
3.4.2 交通密实能量指数对比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图像处理计算参数取值研究 | 第50-63页 |
4.1 本章概述 | 第50-51页 |
4.1.1 研究背景 | 第50-51页 |
4.1.2 研究路线 | 第51页 |
4.2 密度变化曲线获取 | 第51-53页 |
4.2.1 马歇尔试件密度曲线 | 第51-52页 |
4.2.2 旋转压实试件密度曲线 | 第52-53页 |
4.3 混合料细观结构信息获取 | 第53-57页 |
4.3.1 试件切割 | 第53-54页 |
4.3.2 截面拍摄 | 第54-55页 |
4.3.3 数字图像处理 | 第55-57页 |
4.4 相关性对比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4.4.1 计算参数选取 | 第57-58页 |
4.4.2 计算结果 | 第58-60页 |
4.4.3 相关性参数对比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稳定状态研究 | 第63-78页 |
5.1 本章概述 | 第63-64页 |
5.1.1 研究背景 | 第63页 |
5.1.2 研究路线 | 第63-64页 |
5.2 细观结构信息变化曲线 | 第64-71页 |
5.2.1 接触点数量曲线 | 第64-66页 |
5.2.2 集料平均倾角变化曲线 | 第66-68页 |
5.2.3 集料接触率变化曲线 | 第68-71页 |
5.3 捣实状态下混合料细观结构信息 | 第71-74页 |
5.3.1 试件制作 | 第71-72页 |
5.3.2 试验结果 | 第72-74页 |
5.4 沥青混合料稳定状态主要特征 | 第74-77页 |
5.4.1 稳定状态主要特征 | 第74-76页 |
5.4.2 动态压缩模量对比 | 第76-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第78-79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79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