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词表 | 第3-4页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5页 |
2.1 植物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结构特征 | 第12-16页 |
2.1.1 叶片特异性启动子结构特征 | 第12-13页 |
2.1.2 维管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结构特征 | 第13-14页 |
2.1.3 根特异性启动子结构特征 | 第14页 |
2.1.4 花器官特异性启动子结构特征 | 第14页 |
2.1.5 花粉特异性启动子结构特征 | 第14-16页 |
2.1.6 果实特异性启动子结构特征 | 第16页 |
2.1.7 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结构特征 | 第16页 |
2.2 植物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调控作用 | 第16-25页 |
2.2.1 叶片特异性启动子 | 第16-18页 |
2.2.2 维管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 第18-19页 |
2.2.3 根特异性启动子 | 第19-20页 |
2.2.4 花特异性启动子 | 第20-21页 |
2.2.5 果实、种子特异性启动子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启动子AtML1、AtCER6和MtML1的克隆、序列分析及Gateway载体构建 | 第25-4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3.1.1 宿主菌、质粒载体、酶及抗生素 | 第25页 |
3.1.2 常用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 第25页 |
3.1.3 植物材料培养 | 第25-26页 |
3.1.4 拟南芥和蒺藜苜蓿总D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3.1.5 引物设计及合成 | 第27页 |
3.1.6 PCR反应及其产物的回收 | 第27-29页 |
3.1.7 PCR扩增产物的T载体连接反应 | 第29页 |
3.1.8 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 | 第29-30页 |
3.1.9 挑选阳性克隆与测序 | 第30页 |
3.1.10 启动子AtML1、AtCER6和MtML1的序列分析 | 第30页 |
3.1.11 Gateway体外重组技术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 第30-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2页 |
3.2.1 启动子AtML1、AtCER6和MtML1的克隆 | 第32-33页 |
3.2.2 启动子AtML1、AtCER6和MtML1的序列分析 | 第33-37页 |
3.2.3 Gateway体外重组技术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 第37-42页 |
3.3 讨论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启动子AtML1、AtCER6和MtML1在烟草叶片中的瞬时表达分析 | 第44-4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4.1.1 宿主菌、质粒和试剂 | 第44页 |
4.1.2 常用培养基和溶液的配置 | 第44-45页 |
4.1.3 受体材料的培养 | 第45页 |
4.1.4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5页 |
4.1.5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45-46页 |
4.1.6 烟草瞬时表达侵染实验方案 | 第4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4.3 讨论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启动子AtCER6和MtML1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 | 第49-55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5.1.1 菌株和试剂 | 第49页 |
5.1.2 受体材料的培养 | 第49页 |
5.1.3 农杆菌介导浸花法转化拟南芥步骤 | 第49-50页 |
5.1.4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 第50页 |
5.1.5 转基因苗的染色 | 第50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5.3 讨论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