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电子设备论文

军用航空电连接器接触性能评估与疲劳寿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相关研究领域和研究进展第11-14页
    1.3 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第14-16页
        1.3.1 有限元技术和Abaqus软件介绍第14页
        1.3.2 疲劳分析技术和Fe-safe软件简介第14-16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电连接器的基础特征与失效分析第17-26页
    2.1 电接触理论简介第17-21页
        2.1.1 电接触理论的概述第17-18页
        2.1.2 电接触基本特征简介第18-21页
    2.2 电连接器的组成与基本性能第21-22页
        2.2.1 电连接器的基本构件第21页
        2.2.2 电连接器的基本性能第21-22页
    2.3 电连接器的主要失效模式与原因分析第22-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电连接器接触性能的数学描述第26-37页
    3.1 电连接器接触电阻模型第26-28页
        3.1.1 接触电阻的理论计算模型第26-27页
        3.1.2 接触电阻的工程简化计算第27-28页
    3.2 电连接器接触件结构简介第28-30页
    3.3 圆柱式开槽接触件接触性能的数学描述第30-36页
        3.3.1 开双槽结构截面惯性矩第31-33页
        3.3.2 根部最大应力计算与动态接触分析第33-34页
        3.3.3 插拔力理论计算模型第34-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接触件接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第37-59页
    4.1 电连接器三维模型的建立第37-40页
        4.1.1 插针三维模型的建立第37-38页
        4.1.2 端部缩孔的精确建模第38-40页
    4.2 接触件插拔过程有限元建模第40-44页
        4.2.1 三维模型的导入和装配第40-41页
        4.2.2 参数的设定与网格的划分第41-44页
    4.3 插孔收口量的确定第44-47页
    4.4 仿真结果分析第47-54页
    4.5 电连接器结构参数对接触性能的影响第54-58页
        4.5.1 插孔簧片长度对接触件的影响第54-55页
        4.5.2 开槽宽度对接触件的影响第55-57页
        4.5.3 插孔收口量对接触件的影响第57-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电连接器接触件疲劳分析第59-66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基于有限元的疲劳分析过程第59-60页
        5.2.1 有限元在疲劳分析中的应用第59-60页
        5.2.2 基于有限元和疲劳分析软件的零件疲劳分析过程第60页
    5.3 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疲劳寿命求解过程第60-65页
        5.3.1 材料疲劳性能参数第60-61页
        5.3.2 应力集中系数第61-62页
        5.3.3 疲劳算法的选择第62-63页
        5.3.4 载荷谱的建立第63页
        5.3.5 寿命计算结果第63-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页
    6.2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对日定向装置半物理实验台设计与有效性验证
下一篇:基于连续损伤理论的构件疲劳裂纹可靠性寿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