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域展宽模型在瞬时测频接收机中的应用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论文结构规划及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时域展宽模型的原理及性能分析 | 第17-30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时域展宽模型的工作原理 | 第17-26页 |
2.2.1 超连续谱的产生原理 | 第17-18页 |
2.2.2 色散原理分析 | 第18-24页 |
2.2.3 时域展宽模型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24-26页 |
2.3 展宽结构性能分析 | 第26-29页 |
2.3.1 适用范围 | 第26-27页 |
2.3.2 展宽倍数 | 第27-28页 |
2.3.3 信噪比分析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基于自相关函数的IFM算法 | 第30-43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基本结构 | 第30-31页 |
3.3 数字测频算法原理分析 | 第31-36页 |
3.3.1 自相关算法 | 第31-33页 |
3.3.2 频率计算 | 第33-34页 |
3.3.3 希尔伯特变换 | 第34-36页 |
3.4 测频结果分析 | 第36-41页 |
3.4.1 克拉美罗下界 | 第36-37页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3.4.3 单比特量化测频结果的分析 | 第38-39页 |
3.4.4 单比特量化测频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时域展宽模型辅助的瞬时测频 | 第43-65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基于幅度调制的时域展宽模型 | 第43-57页 |
4.2.1 基于双边带的调制模型 | 第43-47页 |
4.2.2 基于单边带的调制模型 | 第47-51页 |
4.2.3 高阶色散效应和有限光带宽对系统的影响 | 第51-57页 |
4.3 10 倍展宽系统的测频结果分析 | 第57-64页 |
4.3.1 VPI光仿真平台 | 第57-59页 |
4.3.2 DSB调制模式下系统的测频结果 | 第59-61页 |
4.3.3 SSB调制模式下系统的测频结果 | 第61-63页 |
4.3.4 时间相近信号的时间分辨率 | 第63-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