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防喘振阀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压缩机的喘振及预防 | 第13-16页 |
1.2.1 压缩机喘振 | 第13-14页 |
1.2.2 防喘振措施 | 第14-16页 |
1.3 蝶阀的应用发展 | 第16-18页 |
1.4 三偏心蝶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三偏心蝶阀干涉分析及相关参数确定 | 第23-38页 |
2.1 三偏心蝶阀的结构分析 | 第23-25页 |
2.1.1 蝶阀的结构原理 | 第23-24页 |
2.1.2 蝶阀角偏心分析 | 第24-25页 |
2.2 三偏心蝶阀干涉分析 | 第25-28页 |
2.2.1 蝶阀密封副数学模型 | 第25-27页 |
2.2.2 蝶阀干涉分析软件 | 第27-28页 |
2.3 蝶阀相关参数确定 | 第28-31页 |
2.3.1 接触密封宽度 | 第28-29页 |
2.3.2 蝶板与阀体厚度计算 | 第29页 |
2.3.3 蝶板半锥度角计算 | 第29-30页 |
2.3.4 径向偏心与轴向偏心的估算 | 第30页 |
2.3.5 三偏心蝶阀的选型 | 第30-31页 |
2.4 蝶阀参数化建模 | 第31-34页 |
2.4.1 参数化设计 | 第31页 |
2.4.2 蝶阀参数化建模 | 第31-34页 |
2.5 蝶阀干涉仿真验证 | 第34-37页 |
2.5.1 UG运动仿真技术 | 第34-35页 |
2.5.2 蝶阀干涉仿真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三偏心蝶阀流场特性优化设计 | 第38-55页 |
3.1 蝶阀流场计算模型 | 第38-40页 |
3.1.1 计算流体力学 | 第38-39页 |
3.1.2 流体力学计算基本控制方程 | 第39-40页 |
3.1.3 湍流模型基础 | 第40页 |
3.2 蝶阀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40-46页 |
3.2.1 蝶阀流场模型建立 | 第40-41页 |
3.2.2 流场模型网格划分 | 第41-42页 |
3.2.3 流场前处理 | 第42-43页 |
3.2.4 蝶阀开启过程流场分析 | 第43-46页 |
3.3 蝶阀流量特性优化设计 | 第46-50页 |
3.3.1 可压缩气体流量系数确定 | 第46-48页 |
3.3.2 三偏心值对流量系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3 三偏心值参数优化设计 | 第49-50页 |
3.4 蝶阀调节特性优化设计 | 第50-53页 |
3.4.1 蝶阀调节特性 | 第50-51页 |
3.4.2 等百分比调节特性 | 第51-52页 |
3.4.3 三偏心值对调节特性优化设计 | 第52-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气固两相流对蝶板磨损分析 | 第55-72页 |
4.1 气固两相流与磨损 | 第55-57页 |
4.1.1 气固两相流 | 第55页 |
4.1.2 冲刷磨损模型 | 第55-57页 |
4.2 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型 | 第57-61页 |
4.2.1 连续相方程 | 第57-58页 |
4.2.2 Lagrange离散相模型 | 第58-61页 |
4.3 两相流模拟结果分析 | 第61-71页 |
4.3.1 两相流仿真模型 | 第61-62页 |
4.3.2 气相流量速度冲刷磨损影响 | 第62-65页 |
4.3.3 固相速度冲刷磨损影响 | 第65-67页 |
4.3.4 固相颗粒直径冲刷磨损影响 | 第67-69页 |
4.3.5 固相颗粒含量冲刷磨损影响 | 第69-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蝶阀气动力矩特性及热固耦合分析 | 第72-89页 |
5.1 三偏心蝶阀气动力矩 | 第72-74页 |
5.1.1 气动力矩的产生 | 第72页 |
5.1.2 气动力矩对蝶阀的影响 | 第72页 |
5.1.3 气动力矩的计算 | 第72-74页 |
5.2 气动力矩数值模拟分析 | 第74-76页 |
5.2.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74页 |
5.2.2 入口流量对气动力矩影响 | 第74-75页 |
5.2.3 开启角度对气动力矩影响 | 第75-76页 |
5.3 蝶阀密封圈热固耦合分析 | 第76-81页 |
5.3.1 热固耦合概述 | 第76页 |
5.3.2 温度场分析原理 | 第76-80页 |
5.3.3 结构场计算方法 | 第80页 |
5.3.4 热应力分析 | 第80-81页 |
5.4 密封圈热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 | 第81-88页 |
5.4.1 热固耦合仿真模型建立 | 第81-82页 |
5.4.2 温度对密封圈影响 | 第82-85页 |
5.4.3 单层厚度对密封圈影响 | 第85-8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