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中承式吊杆拱桥有限元理论分析 | 第17-28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未考虑吊杆几何刚度中承式吊杆拱桥的静动力有限元理论分析 | 第17-20页 |
2.2.1 中承式吊杆拱桥的静力有限元理论分析 | 第17-19页 |
2.2.2 中承式吊杆拱桥的动力有限元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2.3 考虑吊杆几何刚度中承式吊杆拱桥的静动力有限元理论分析 | 第20-27页 |
2.3.1 吊杆体系的几何刚度矩阵 | 第20-22页 |
2.3.2 考虑吊杆体系几何刚度中承式吊杆拱桥的静力性能分析 | 第22-23页 |
2.3.3 考虑吊轩体系几何刚度中承式吊杆拱桥的动力特性分析 | 第23页 |
2.3.4 吊杆体系张力的计算 | 第23-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中承式吊杆拱桥损伤病害检测 | 第28-41页 |
3.1 概述 | 第28页 |
3.2 在役中承式吊杆拱桥工程概况 | 第28-29页 |
3.2.1 原桥工程概况 | 第28页 |
3.2.2 加固改造后工程概况 | 第28-29页 |
3.3 中承式吊杆拱桥的损伤特点及检测 | 第29-38页 |
3.3.1 中承式吊杆拱桥的损伤特点 | 第29-30页 |
3.3.2 外观检测 | 第30-32页 |
3.3.3 工程实体检测 | 第32-38页 |
3.4 中承式吊杆拱桥的维修加固 | 第38-40页 |
3.4.1 各构件维修加固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中承式吊杆拱桥模态参数识别与动静载试验研究 | 第41-72页 |
4.1 概述 | 第41页 |
4.2 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理论 | 第41-48页 |
4.2.1 模态参数识别频域法 | 第41-45页 |
4.2.2 传统频域方法识别结构模态参数 | 第45-47页 |
4.2.3 谱峰值识别法 | 第47-48页 |
4.3 动载试验 | 第48-54页 |
4.3.1 动载测试试验内容与试验工况 | 第48-50页 |
4.3.2 试验车辆 | 第50-51页 |
4.3.3 动载试验数据 | 第51-53页 |
4.3.4 动载试验分析与结论 | 第53-54页 |
4.4 静载试验 | 第54-70页 |
4.4.1 测试桥跨及主要内容 | 第54页 |
4.4.2 静载试验加载车辆 | 第54-56页 |
4.4.3 测试方法和测点布置 | 第56-57页 |
4.4.4 静载试验工况及车位布置 | 第57-60页 |
4.4.5 静载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评定 | 第60-69页 |
4.4.6 静载试验结论 | 第69-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中承式吊杆拱桥有限元模型修正及模拟分析 | 第72-84页 |
5.1 概述 | 第72页 |
5.2 钢-混组合桥面系中承式吊杆拱桥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 第72-73页 |
5.3 钢-混组合桥面系中承式吊杆拱桥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73-82页 |
5.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3-74页 |
5.3.2 有限元模型静力性能分析 | 第74-81页 |
5.3.3 有限元模型动力性能分析 | 第81-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录A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