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更新中西安明区市文化空间规划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5页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1.1 旧城更新 | 第11-12页 |
1.1.2 城市文化空间 | 第12页 |
1.1.3 城市文化空间规划 | 第12-13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1.3.1 文化规划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3.2 城市文化空间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1.3.3 城市文化空间规划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3.4 历史城区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1.4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4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6.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城市文化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与体系构建 | 第25-32页 |
2.1 城市文化空间规划的相关理论 | 第25-27页 |
2.1.1 城市空间认知理论 | 第25-26页 |
2.1.2 城市空间设计理论 | 第26-27页 |
2.2 城市文化空间的结构体系 | 第27-28页 |
2.3 城市文化空间规划体系组织 | 第28-29页 |
2.4 城市文化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 第29-32页 |
2.4.1 城市文化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29-30页 |
2.4.2 城市文化空间规划体系的框架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明城区文化空间的历史演变分析 | 第32-46页 |
3.1 | 第32-38页 |
3.1.1 隋唐长安城 | 第32-33页 |
3.1.2 五代至元时期府城 | 第33-35页 |
3.1.3 明西安府城 | 第35页 |
3.1.4 清西安府城 | 第35-36页 |
3.1.5 民国时期西安城 | 第36-37页 |
3.1.6 建国后的西安老城区 | 第37-38页 |
3.2 西安明城区功能格局的历史演变 | 第38-42页 |
3.2.1 明代城市空间功能格局 | 第38-39页 |
3.2.2 清代城市空间功能格局 | 第39-40页 |
3.2.3 民国时期城市空间功能格局 | 第40-41页 |
3.2.4 建国后城市空间功能格局 | 第41-42页 |
3.3 西安明城区道路格局的历史演变 | 第42-43页 |
3.4 西安明城区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 第43-46页 |
3.4.1 政治因素 | 第43-44页 |
3.4.2 经济因素 | 第44-45页 |
3.4.3 交通因素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明城区文化空间的类型划分与现状分析 | 第46-64页 |
4.1 西安明城区文化空间类型划分 | 第46-47页 |
4.2 西安明城区文化空间现状分析 | 第47-62页 |
4.2.1 商业类文化空间 | 第47-52页 |
4.2.2 居住类文化空间 | 第52-54页 |
4.2.3 居住混合类文化空间 | 第54-58页 |
4.2.4 宗教类文化空间 | 第58-60页 |
4.2.5 其他类文化空间 | 第60-62页 |
4.3 明城区文化空间的特征总结 | 第62-64页 |
4.3.1 历史延续性 | 第62页 |
4.3.2 文化多元性 | 第62-63页 |
4.3.3 场所记忆性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明城区文化空间的存在问题 | 第64-79页 |
5.1 文化脉络识别问题 | 第64-67页 |
5.1.1 明城区历史格局淹没问题 | 第64-65页 |
5.1.2 基于视线分析的明城区建筑高度引导 | 第65-67页 |
5.2 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 第67-69页 |
5.2.1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67-68页 |
5.2.2 明城区不同主体的诉求 | 第68-69页 |
5.3 文化要素表达问题 | 第69-77页 |
5.3.1 明城区文化资源散点分布问题 | 第69页 |
5.3.2 明城区街区认同感减弱问题 | 第69-70页 |
5.3.3 明城区本土文化分析 | 第70-72页 |
5.3.4 基于慢行系统的文化路线营建 | 第72-77页 |
5.4 明城区旧城更新历程回顾 | 第77-79页 |
第六章 明城区文化空间规划主要策略 | 第79-102页 |
6.1 明城区的相关规划研究 | 第79-81页 |
6.1.1 西安市2008—2020年总体规划 | 第79-80页 |
6.1.2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第80-81页 |
6.2 明城区文化空间规划目标定位 | 第81-82页 |
6.2.1 明城区文化空间的总体定位 | 第81页 |
6.2.2 明城区文化空间的规划目标 | 第81-82页 |
6.2.3 明城区文化空间的总体结构 | 第82页 |
6.3 基于现状问题的分类引导策略 | 第82-102页 |
6.3.1 宏观层面的文化脉络控制 | 第82-89页 |
6.3.2 中观层面的文化分区建设 | 第89-95页 |
6.3.3 微观层面文化场所塑造 | 第95-10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