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4页 |
1.1 微波光子学 | 第16-24页 |
1.1.1 光子信号处理 | 第17-19页 |
1.1.2 光纤无线通信系统 | 第19-23页 |
1.1.3 光子相控阵雷达 | 第23-24页 |
1.2 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微波产生 | 第24-32页 |
1.2.1 外差法 | 第25-29页 |
1.2.2 外调制法 | 第29-31页 |
1.2.3 光电振荡器 | 第31-32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32-34页 |
第2章 基于光倍频的可调毫米波信号产生 | 第34-45页 |
2.1 光倍频产生毫米波原理 | 第34-38页 |
2.1.1 基于双驱动马赫曾德调制器的光倍频毫米波产生 | 第35-36页 |
2.1.2 基于级联调制器的光倍频毫米波产生 | 第36-37页 |
2.1.3 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光倍频毫米波产生 | 第37-38页 |
2.2 基于循环调制的光倍频毫米波产生原理 | 第38-42页 |
2.2.1 毫米波信号频宽分析 | 第39-41页 |
2.2.2 毫米波信号稳定性分析 | 第41-42页 |
2.3 基于循环调制的光倍频毫米波产生实验 | 第42-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基于倍频光电振荡器的可调微波信号产生 | 第45-71页 |
3.1 光电振荡器基本原理 | 第45-51页 |
3.1.1 光电振荡器结构 | 第45-47页 |
3.1.2 光电振荡器性能参数 | 第47-51页 |
3.2 倍频光电振荡器 | 第51-60页 |
3.2.1 倍频光电振荡器研究现状 | 第51-53页 |
3.2.2 基于相位调制器和啁啾光纤光栅的倍频光电振荡器 | 第53-60页 |
3.3 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可调倍频光电振荡器 | 第60-70页 |
3.3.1 受激布里渊散射原理 | 第61-64页 |
3.3.2 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可调倍频光电振荡器研究 | 第64-7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4章 基于微片激光器的可调微波信号产生 | 第71-95页 |
4.1 微片激光器原理 | 第71-72页 |
4.2 基于Nd:YAG+LiNbO_3的微片激光器 | 第72-80页 |
4.2.1 激光晶体的选择 | 第72-74页 |
4.2.2 Nd:YAG晶体的激光特性 | 第74-76页 |
4.2.3 微片激光器的泵浦 | 第76-77页 |
4.2.4 微片激光器腔内的模式 | 第77-80页 |
4.3 基于微片激光器的可调微波信号产生 | 第80-94页 |
4.3.1 可调微波信号产生原理 | 第80-81页 |
4.3.2 微波信号的调谐方式 | 第81-88页 |
4.3.3 可调微波信号产生实验 | 第88-9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1页 |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