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10-26页 |
1.1 超疏水及其性能表征 | 第11-12页 |
1.2 超疏水机理的发展 | 第12-14页 |
1.2.1 杨氏方程 | 第12页 |
1.2.2 Wenzel理论 | 第12-13页 |
1.2.3 Cassie理论 | 第13-14页 |
1.3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 第14-21页 |
1.3.1 模板法 | 第14-15页 |
1.3.2 静电纺丝法 | 第15-16页 |
1.3.3 溶胶-凝胶法 | 第16-17页 |
1.3.4 相分离法 | 第17-18页 |
1.3.5 刻蚀法 | 第18-20页 |
1.3.6 自组装法 | 第20-21页 |
1.4 微细加工技术 | 第21-23页 |
1.4.1 传统微细加工方法 | 第21页 |
1.4.2 激光微细加工方法 | 第21-22页 |
1.4.3 其他微细加工方法 | 第22-23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3-24页 |
1.6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4-26页 |
2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6-36页 |
2.1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2.3 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 | 第27-29页 |
2.3.1 溶胶配制及制膜设备 | 第27-28页 |
2.3.2 微细加工设备 | 第28页 |
2.3.3 分析测试仪器 | 第28-29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9-36页 |
2.4.1 感光溶胶-凝胶法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2.4.2 激光干涉法及感光凝胶薄膜微细加工过程 | 第30-33页 |
2.4.3 表面修饰原理 | 第33-36页 |
3 TiO_2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36-58页 |
3.1 TiO_2感光溶胶的制备及感光性研究 | 第36-39页 |
3.1.1 感光溶胶的配制及凝胶薄膜的制备 | 第36-37页 |
3.1.2 紫外光谱分析 | 第37页 |
3.1.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7-39页 |
3.2 TiO_2薄膜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39-47页 |
3.2.1 四种TiO_2薄膜的制备 | 第39-40页 |
3.2.2 XRD分析 | 第40-41页 |
3.2.3 表面形貌分析 | 第41-44页 |
3.2.4 XPS分析 | 第44-46页 |
3.2.5 疏水性分析 | 第46-47页 |
3.3 微细图形结构对TiO_2薄膜疏水性的影响 | 第47-50页 |
3.3.1 表面形貌分析 | 第47-50页 |
3.3.2 疏水性分析 | 第50页 |
3.4 微细图形周期尺寸对TiO_2薄膜超疏水性的影响 | 第50-56页 |
3.4.1 表面形貌分析 | 第50-54页 |
3.4.2 疏水性分析 | 第54-56页 |
3.5 薄膜厚度对超疏水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TiO_2超疏水薄膜的稳定性研究 | 第58-62页 |
4.1 对酸液稳定性 | 第58页 |
4.2 对碱液稳定性 | 第58-59页 |
4.3 对盐溶液稳定性 | 第59-60页 |
4.4 极化曲线分析 | 第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ZrO2超疏水薄膜的性能研究 | 第62-68页 |
5.1 超疏水薄膜制备过程 | 第62-63页 |
5.2 表面形貌分析 | 第63-65页 |
5.3 XRD测试分析 | 第65页 |
5.4 XPS分析 | 第65-67页 |
5.5 疏水性分析 | 第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结论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82页 |
作者在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