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ZnO、TiO2基半导体光阳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研究背景概述第12-13页
    1.2 半导体光电极材料及其光电化学过程第13-17页
        1.2.1 半导体光电极第13页
        1.2.2 光电化学分解水过程概述第13-15页
        1.2.3 半导体光电极表面的能带弯曲第15-16页
        1.2.4 光电化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6-17页
    1.3 半导体光电极光电化学性能改性的进展第17-21页
        1.3.1 形貌调控第17-18页
        1.3.2 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掺杂第18-19页
        1.3.3 氧空位引入与自掺杂第19-20页
        1.3.4 异质结复合第20页
        1.3.5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第20-21页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3-30页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3-24页
        2.1.1 试剂第23页
        2.1.2 仪器设备第23-24页
    2.2 光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4-26页
        2.2.1 磁控溅射第24-25页
        2.2.2 热蒸发镀膜第25页
        2.2.3 溶胶-凝胶法第25页
        2.2.4 水热合成法第25-26页
    2.3 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方法第26-30页
        2.3.1 X射线衍射(XRD)第26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6页
        2.3.3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26-27页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7页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7页
        2.3.6 电子顺磁共振(EPR)第27-28页
        2.3.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第28页
        2.3.8 光致荧光光谱(PL)第28页
        2.3.9 光电化学性能和界面动力学表征第28-30页
第三章 Al/ZnO薄膜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0-41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实验部分第31页
        3.2.1 ZnO薄膜光阳极的制备第31页
        3.2.2 Al薄膜修饰的Al/ZnO复合薄膜光阳极的制备第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40页
        3.3.1 基本表征第31-36页
        3.3.2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6-38页
        3.3.3 界面反应动力学研究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TiO_2/GO,TiO_2/MoS_2异质结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1-54页
    4.1 引言第41-42页
    4.2 实验部分第42页
        4.2.1 TiO_2NFs的合成第42页
        4.2.2 MoS_2纳米片的制备第42页
        4.2.3 TiO_2NFs/GO及TiO_2NFs/MoS_2的浸渍涂覆过程第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53页
        4.3.1 生长时间对TiO_2NFs形貌的影响以及水热生长机理讨论第42-44页
        4.3.2 不同生长时间TiO_2NFs的光电化学性能第44-45页
        4.3.3 TiO_2NFs/GO,TiO_2NFs/MoS_2的基本表征第45-49页
        4.3.4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9-50页
        4.3.5 界面反应动力学研究第50-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还原引入氧空位的TiO_2纳米花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4-64页
    5.1 引言第54-55页
    5.2 实验部分第55页
        5.2.1 TiO_2NFs的合成第55页
        5.2.2 NaBH4液相还原处理第55页
    5.3 结果和讨论第55-63页
        5.3.1 基本性质表征第55-59页
        5.3.2 光电化学性能第59-61页
        5.3.3 界面反应动力学研究第61-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64页
    6.2 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和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EO-LEO掩星信号接收技术研究
下一篇:果胶低聚糖对双歧杆菌体外增殖作用和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