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抑郁障碍的分类 | 第12页 |
1.3 抑郁障碍与失眠 | 第12-14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1 中医学对抑郁障碍的认识与研究 | 第15-17页 |
1.1 病名溯源 | 第15页 |
1.2 各个时期的古代文献有关抑郁障碍论述 | 第15-16页 |
1.3 中医学对抑郁障碍病因、病机及病理的认识 | 第16-17页 |
2 中医治疗原则 | 第17-21页 |
2.1 中医辨证论治 | 第17-18页 |
2.2 单方治疗抑郁障碍的现代研究进展 | 第18页 |
2.3 经方、复方治疗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2.4 针灸治疗 | 第20页 |
2.5 心理治疗 | 第20-21页 |
3 失眠症的病因病机 | 第21-26页 |
3.1 中医药对失眠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3.2 失眠症的综合治疗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第26-50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第26-28页 |
2.1 诊断标准 | 第26-27页 |
2.2 纳入标准 | 第27页 |
2.3 排除标准 | 第27-28页 |
2.4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标准 | 第28页 |
3 治疗方法 | 第28-31页 |
3.1 治疗药物 | 第28页 |
3.2 用药方法 | 第28-29页 |
3.3 用药疗程 | 第29页 |
3.4 禁用药规定 | 第29页 |
3.5 观察指标 | 第29-30页 |
3.6 疗效评价标准 | 第30页 |
3.7 观测时间点 | 第30-31页 |
3.8 统计方法 | 第31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1-50页 |
4.1 一般临床资料 | 第31-36页 |
4.2 疗效分析 | 第36-5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0-56页 |
1 失眠与抑郁的关系 | 第50-51页 |
2 研究药物选择 | 第51-53页 |
3 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53-55页 |
4 加味柴胡桂枝汤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伴失眠的临床疗效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全文小结 | 第63-64页 |
本研究的创新、存在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74页 |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 第65-66页 |
附录2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