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表面制备及微液滴电操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5页 |
·超疏水表面及微流体操作控制技术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表面湿润性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理想固体表面的杨氏方程 | 第13页 |
·粗糙表面湿润性的研究 | 第13-15页 |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技术 | 第15-19页 |
·超疏水表面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技术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面临的问题 | 第19页 |
·微液滴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电湿润的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电湿润的应用研究概况 | 第21页 |
·微液滴非电控制技术研究近况 | 第21-2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2 仿生针列超疏水表面制备 | 第25-3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页 |
·刻蚀氟化法制备仿生微针阵列超疏水表面 | 第25-27页 |
·十四酸结晶法制备仿生微针阵列超疏水表面 | 第27页 |
·结果表征与分析 | 第27-31页 |
·仿生微针阵列微结构表面形貌 | 第28页 |
·刻蚀处理仿生针列的微结构形貌及湿润性 | 第28-29页 |
·十四酸结晶仿生针列的微结构形貌及湿润性 | 第29-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4页 |
·刻蚀氟化仿生微针阵列表面超疏水机理 | 第31-32页 |
·十四酸结晶仿生微针阵列表面超疏水机理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超疏水表面微液滴电致振动研究 | 第35-44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35-38页 |
·实验装置及功能 | 第35-36页 |
·十四酸铜超疏水表面形貌及湿润性 | 第36-37页 |
·十四酸铜超疏水表面电湿润特性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激励频率对液滴振动形态的影响 | 第38-39页 |
·液滴大小对液滴振动形态的影响 | 第39-40页 |
·激励幅值对液滴振动形态的影响 | 第40-42页 |
·电致振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超疏水表面微液滴输运控制研究 | 第44-53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微液滴输运实验装置 | 第45-46页 |
·微液滴输运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微液滴输运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超疏水表面微液滴输运过程分析 | 第48-50页 |
·微液滴高度对落滴行为的影响 | 第50-51页 |
·微液滴半径对落滴行为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