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构造运动论文

卡拉麦里断裂带形成与演化规律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0页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第16页
        1.1.1 课题来源第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页
    1.2 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1 卡拉麦里洋盆演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卡拉麦里断裂带研究现状第17页
        1.2.3 准噶尔盆地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19页
    1.4 完成工作量第19-20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0-30页
    2.1 地质背景第20-23页
        2.1.1 中亚造山带第20-21页
        2.1.2 准噶尔盆地第21-23页
    2.2 区域地层第23-27页
        2.2.1 基底地层第23-25页
        2.2.2 盆地地层第25-27页
    2.3 侵入岩第27-29页
    2.4 卡拉麦里蛇绿岩带第29-30页
第三章 卡拉麦里断裂带各期构造特征第30-51页
    3.1 卡拉麦里断裂带周缘断裂特征第30-31页
    3.2 卡拉麦里断裂带构造特征第31-39页
    3.3 第一期脆-韧性走滑剪切带第39-47页
        3.3.1 脆-韧性走滑剪切带特征第39-43页
        3.3.2 脆-韧性走滑剪切带运动学第43-45页
        3.3.3 脆-韧性走滑剪切带形成温度分析第45-47页
    3.4 第二期脆性逆冲构造第47-49页
    3.5 第三期脆性走滑构造第49-50页
    3.6 第四期脆性逆冲构造第50-51页
第四章 卡拉麦里断裂带演化历史第51-71页
    4.1 卡拉麦里断裂带周缘地层不整合接触现象第51-54页
        4.1.1 上石炭统与中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第51-52页
        4.1.2 中二叠统与三叠系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第52-53页
        4.1.3 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第53页
        4.1.4 侏罗系与白垩系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第53-54页
        4.1.5 白垩系与古近系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第54页
    4.2 卡拉麦里断裂带周缘褶皱特征第54-58页
    4.3 构造应力场分析第58-64页
        4.3.1 第一期脆-韧性右旋走滑活动的应力状态第61页
        4.3.2 第二期逆冲活动的应力状态第61-62页
        4.3.3 第三期左行走滑活动的应力状态第62-63页
        4.3.4 第四期逆冲活动的应力状态第63-64页
    4.4 卡拉麦里断裂带演化历史第64-67页
        4.4.1 晚石炭世中期第一期脆-韧性右行走滑活动第64-65页
        4.4.2 中二叠世至三叠纪末第二期脆性逆冲活动第65-66页
        4.4.3 晚侏罗世第三期脆性左行走滑活动第66页
        4.4.4 古近系初第四期脆性逆冲活动第66-67页
    4.5 卡拉麦里断裂带造山期活动对造山过程的指示第67-71页
        4.5.1 晚石炭世中期脆-韧性右行走滑活动第67-69页
        4.5.2 中二叠世脆性逆冲活动第69-71页
第五章 卡拉麦里断裂带演化对准东成盆的影响第71-86页
    5.1 卡拉麦里断裂带与盆地的构造关系第71-79页
        5.1.1 卡拉麦里断裂带与陆梁隆起的构造关系第71-78页
        5.1.2 卡拉麦里断裂带与东部隆起的构造关系第78-79页
    5.2 卡拉麦里断裂带对准噶尔盆地演化的影响第79-86页
        5.2.1 晚石炭世中期成盆前卡拉麦里断裂带脆-韧性右行走滑活动第79页
        5.2.2 早二叠世成盆期第79-81页
        5.2.3 中-晚二叠世卡拉麦里断裂带脆性逆冲活动与前陆盆地的发育第81-82页
        5.2.4 三叠纪成盆期与晚期卡拉麦里断裂带逆冲活动第82-84页
        5.2.5 早-中侏罗世成盆期第84页
        5.2.6 晚侏罗世卡拉麦里断裂带脆性左行平移活动第84-85页
        5.2.7 白垩纪成盆期第85页
        5.2.8 古近纪初卡拉麦里断裂带脆性逆冲活动第85-86页
第六章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库水位骤变对库岸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