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侯家村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3 评述 | 第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理论 | 第16-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1 农地 | 第16页 |
2.1.2 农地规模经营 | 第16页 |
2.1.3 土地流转 | 第16-18页 |
2.2 经济理论 | 第18-21页 |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18-19页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侯家村农地规模经营现状及问题 | 第22-30页 |
3.1 侯家村农地规模经营现状 | 第22-26页 |
3.1.1 侯家村基本概况 | 第22页 |
3.1.2 村民当前农地经营规模 | 第22-24页 |
3.1.3 土地流转的分布情况 | 第24-26页 |
3.2 侯家村农地规模经营问题 | 第26-29页 |
3.2.1 农户农地规模经营的意愿较低 | 第26-27页 |
3.2.2 土地流转存在问题 | 第27-28页 |
3.2.3 融资困难 | 第28-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侯家村村民相关收入分析 | 第30-39页 |
4.1 侯家村村民收入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4.1.1 农民收入 | 第30页 |
4.1.2 农民收入结构 | 第30-31页 |
4.2 侯家村村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4.3 侯家村村民与无棣县绿风家庭农场收支对比 | 第33-34页 |
4.4 侯家村村民收入分析 | 第34-38页 |
4.4.1 侯家村农民收入分析 | 第34-36页 |
4.4.2 侯家村村民兼业收入分析 | 第36-37页 |
4.4.3 侯家村村民的农地成本收益分析 | 第37-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侯家村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模型分析 | 第39-44页 |
5.1 以测度函数思想建立决策模型 | 第39-40页 |
5.1.1 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决策模型 | 第39页 |
5.1.2 对农户经营土地适度规模集合的测度 | 第39-40页 |
5.2 劳动力收入比较分析 | 第40-41页 |
5.3 统筹城乡发展的适度规模经营 | 第41页 |
5.4 贝克尔家庭生产函数决策模型 | 第41-43页 |
5.4.1 农户的最优土地规模经营 | 第41-42页 |
5.4.2 农户劳动力转移模型 | 第42页 |
5.4.3 确定参数 | 第42页 |
5.4.4 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6 侯家村开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6.1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 第44-45页 |
6.1.1 加强法制及政策宣传 | 第44页 |
6.1.2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 第44-45页 |
6.1.3 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 | 第45页 |
6.2 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45-47页 |
6.2.1 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 第45-46页 |
6.2.2 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 第46-47页 |
6.3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47-49页 |
6.3.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47页 |
6.3.2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 第47-48页 |
6.3.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