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3页 |
1.1.1 国内外NO_x排放标准分析 | 第9-10页 |
1.1.2 低氮燃烧技术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1.3 烟气再循环预混燃烧器性能优化的关键问题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低氮燃烧器结构特点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4-19页 |
1.3.1 国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4-17页 |
1.3.2 国内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7-19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第2章 数值模拟方法分析 | 第22-37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原型燃烧器的工作参数 | 第22-24页 |
2.3 原型燃烧器模型简化 | 第24-26页 |
2.4 结构网格划分 | 第26-28页 |
2.5 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 第28-33页 |
2.5.1 湍流模型 | 第28-29页 |
2.5.2 燃烧模型 | 第29-32页 |
2.5.3 辐射模型 | 第32-33页 |
2.6 数值模拟方法可行性分析 | 第33-35页 |
2.7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35-36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燃空掺混特性优化研究 | 第37-59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原型燃烧器掺混特性分析 | 第37-46页 |
3.2.1 满负荷时原型燃烧器掺混特性分析 | 第38-44页 |
3.2.2 不同负荷时原型燃烧器掺混特性分析 | 第44-46页 |
3.3 预混段长度对燃空掺混特性的影响 | 第46-49页 |
3.4 燃料喷孔孔径对燃空掺混特性的影响 | 第49-54页 |
3.5 燃料喷孔角间距对燃空掺混特性的影响 | 第54-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烟气预混气掺混特性优化研究 | 第59-88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烟气内循环结构的设计 | 第59-63页 |
4.2.1 烟气内循环孔位置的确定 | 第59-60页 |
4.2.2 基于质量守恒计算自循环率 | 第60-62页 |
4.2.3 基于AspenPlus确定烟气成分 | 第62-63页 |
4.3 内循环孔形状对烟气预混气掺混特性的影响 | 第63-73页 |
4.4 自循环率对烟气预混气掺混特性的影响 | 第73-77页 |
4.5 旋流片安装角对回流及掺混特性的影响 | 第77-80页 |
4.6 旋流片偏心距对回流及掺混特性的影响 | 第80-83页 |
4.7 稳燃碟中心通孔对回流及掺混特性的影响 | 第83-87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5章 优化燃烧器的性能分析 | 第88-95页 |
5.1 引言 | 第88页 |
5.2 优化燃烧器的掺混特性分析 | 第88-92页 |
5.3 优化燃烧器的燃烧排放特性分析 | 第92-9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