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海洋倾废概述 | 第13-23页 |
1.1 海洋倾废的界定 | 第13-16页 |
1.1.1 海洋倾废的法律定义 | 第13-14页 |
1.1.2 海洋倾废的范围 | 第14-16页 |
1.2 海洋倾废的特点 | 第16-19页 |
1.2.1 倾废行为通过船舶、平台等工具作为媒介完成 | 第16-17页 |
1.2.2 倾废行为大多为有规划、有意识的合法行为 | 第17页 |
1.2.3 污染物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 | 第17-19页 |
1.3 海洋倾废损害赔偿责任的特殊性 | 第19-23页 |
1.3.1 海洋倾废损害赔偿责任人主观上通常不存在过失 | 第19-21页 |
1.3.2 海洋倾废污染损害赔偿责任主体众多 | 第21页 |
1.3.3 海洋倾废污染损害赔偿可以适用特别法并受专门法院管辖 | 第21-23页 |
第2章 海洋倾废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及构成要件 | 第23-35页 |
2.1 海洋倾废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 第23-30页 |
2.1.1 无过错责任 | 第23-24页 |
2.1.2 责任人责任的减免 | 第24-30页 |
2.2 海洋倾废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30-35页 |
2.2.1 致害行为 | 第30-32页 |
2.2.2 损害事实 | 第32-33页 |
2.2.3 因果关系 | 第33-35页 |
第3章 海洋倾废污染损害赔偿的主体制度 | 第35-46页 |
3.1 海洋倾废污染损害索赔的权利主体 | 第35-39页 |
3.1.1 养殖户的索赔主体资格 | 第35-37页 |
3.1.2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主体 | 第37-38页 |
3.1.3 清污方的索赔 | 第38-39页 |
3.2 海洋倾废污染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 第39-46页 |
3.2.1 现行法下的污染责任主体 | 第39-40页 |
3.2.2 责任主体外部责任的承担 | 第40-44页 |
3.2.3 责任主体内部责任划分 | 第44-46页 |
第4章 海洋倾废损害赔偿范围及方式 | 第46-53页 |
4.1 海洋倾废损害赔偿范围 | 第46-49页 |
4.1.1 全部赔偿 | 第46页 |
4.1.2 限额赔偿 | 第46-49页 |
4.2 赔偿方式 | 第49-53页 |
4.2.1 保险制度 | 第50-51页 |
4.2.2 基金制度 | 第51页 |
4.2.3 其他赔偿方式 | 第51-53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海洋倾废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 | 第53-56页 |
5.1 建立完善的海洋倾废侵权责任法律制度 | 第53-54页 |
5.1.1 归责原则 | 第53页 |
5.1.2 责任主体 | 第53-54页 |
5.1.3 免责事由 | 第54页 |
5.2 建立完善的的海洋倾废索赔和救济法律制度 | 第54-56页 |
5.2.1 赔偿与救济方式多元化 | 第54-55页 |
5.2.2 明确适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