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百米以上超高墩大跨桥梁的发展 | 第10-12页 |
1.1.1 国外百米以上超高墩大跨桥梁 | 第10页 |
1.1.2 国内百米以上超高墩大跨桥梁 | 第10-11页 |
1.1.3 超高墩大跨桥梁发展趋势和问题 | 第11-12页 |
1.2 超高墩大跨桥梁的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1.2.1 超高墩桥梁的力学分析 | 第12页 |
1.2.2 超高墩的形式选择 | 第12-13页 |
1.2.3 超高墩T构的稳定性研究 | 第13-14页 |
1.2.4 超高墩大跨刚构桥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14页 |
1.3 依托工程 | 第14-16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16-17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超高墩稳定分析 | 第17-28页 |
2.1 超高墩稳定的非线性理论 | 第17-21页 |
2.1.1 超高墩结构稳定理论 | 第17页 |
2.1.2 超高墩的几何非线性 | 第17-18页 |
2.1.3 超高墩的材料非线性 | 第18-20页 |
2.1.4 不同分析方法下的超高墩静力结果 | 第20-21页 |
2.2 超高墩墩高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21-23页 |
2.2.1 高墩的P-Δ 效应理论 | 第21-22页 |
2.2.2 不同墩高下的稳定性差异 | 第22-23页 |
2.3 超高墩桥墩形式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23-26页 |
2.3.1 超高墩常用形式选择 | 第23-24页 |
2.3.2 三种不同超高墩形式下的稳定性分析 | 第24-26页 |
2.4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温度作用在悬臂施工中的超高墩效应 | 第28-46页 |
3.1 空心薄壁超高墩的温度模式分析 | 第28-32页 |
3.1.1 现有温度荷载的常见形式 | 第28-29页 |
3.1.2 超高墩温度场现场实测分析 | 第29-32页 |
3.2 超高墩温度效应的影响分析 | 第32-40页 |
3.2.1 超高空心薄壁墩日照温差下的位移计算 | 第32-33页 |
3.2.2 日照整体温度对超高墩和悬浇梁段影响分析 | 第33-35页 |
3.2.3 短期日照温差变化对超高墩和悬浇梁段影响分析 | 第35-38页 |
3.2.4 现场实测超高墩温度效应对比分析 | 第38-40页 |
3.3 超高墩大跨T构悬浇中日照温差不利影响与防治 | 第40-44页 |
3.3.1 现场超高墩偏差位移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2页 |
3.3.2 日照温差变化在悬浇中对标高控制的不同影响分析 | 第42-44页 |
3.3.3 温度不利影响的防治建议 | 第44页 |
3.4 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不平衡作用在悬臂施工中的超高墩效应 | 第46-65页 |
4.1 超高墩T构悬臂施工控制中的误差因素 | 第46-49页 |
4.1.1 超高墩T构悬臂施工控制方法 | 第46页 |
4.1.2 超高墩悬臂施工控制中的误差因素 | 第46-47页 |
4.1.3 超高墩悬臂施工误差中不平衡作用内容 | 第47-49页 |
4.2 超高墩悬臂施工常见不平衡作用分析 | 第49-55页 |
4.2.1 荷载偏差下的不平衡分析 | 第49-52页 |
4.2.2 张拉预应力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 | 第52-53页 |
4.2.3 悬臂中不同步施工下的不平衡影响 | 第53-55页 |
4.3 悬臂施工中特殊情况下的不平衡影响分析 | 第55-63页 |
4.3.1 悬臂中施工方案变更下的不平衡 | 第55-56页 |
4.3.2 针对施工挂篮变更方案采取的平衡配重 | 第56-57页 |
4.3.3 施工挂篮突然跌落分析与应对方法 | 第57-63页 |
4.4 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