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碳类吸波材料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3.1 碳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MOFs衍生法制备磁性金属/碳复合材料 | 第16-19页 |
1.3.3 碳基复合材料的形貌设计 | 第19-20页 |
1.4 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 | 第20-21页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2-28页 |
2.1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2 样品表征仪器及方法 | 第23-25页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仪 | 第23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3页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3-24页 |
2.2.4 拉曼光谱仪 | 第24页 |
2.2.5 热重分析仪 | 第24页 |
2.2.6 振动样品磁强计 | 第24-25页 |
2.2.7 矢量网络分析仪 | 第25页 |
2.3 实验方案 | 第25-28页 |
2.3.1 中空结构Co/C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5-26页 |
2.3.2 核壳结构Co/C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6-28页 |
第3章 中空Co/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 第28-45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ZIF-67-HS的基本表征 | 第28-30页 |
3.3 Co/C-HS复合材料的基本表征 | 第30-36页 |
3.3.1 Co/C-HS复合材料SEM及TEM表征 | 第30-32页 |
3.3.2 Co/C-HS复合材料的XRD表征 | 第32-33页 |
3.3.3 Co/C-HS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 | 第33-34页 |
3.3.4 Co/C-HS复合材料的拉曼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3.3.5 Co/C-HS复合材料的磁滞回线分析 | 第35-36页 |
3.4 Co/C-HS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分析 | 第36-37页 |
3.5 Co/C-HS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分析 | 第37-40页 |
3.6 Co/C-HS复合材料的结构优势 | 第40-43页 |
3.6.1 Co/C-600复合材料的基本测试 | 第40-41页 |
3.6.2 Co/C-600与Co/C-HS-600之间吸波性能的对比 | 第41-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核壳Co/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 第45-60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前驱体的基本表征 | 第45-48页 |
4.2.1 Co(OH)_2的表征 | 第45-46页 |
4.2.2 Co(OH)_2@ZIF-67的表征 | 第46-48页 |
4.3 核壳Co/C复合材料的基本表征 | 第48-54页 |
4.3.1 核壳Co/C复合材料的SEM与TEM表征 | 第48-50页 |
4.3.2 核壳Co/C复合材料的XRD表征 | 第50-51页 |
4.3.3 核壳Co/C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 | 第51-52页 |
4.3.4 核壳Co/C复合材料的拉曼光谱分析 | 第52-53页 |
4.3.5 核壳Co/C复合材料的磁滞回线分析 | 第53-54页 |
4.4 核壳Co/C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分析 | 第54-55页 |
4.5 核壳Co/C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分析 | 第55-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