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V撑连续梁桥施工控制与仿真建模 | 第14-31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4-15页 |
2.1.1 主桥桥型布置 | 第14-15页 |
2.1.2 主桥设计参数 | 第15页 |
2.2 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方法 | 第15-19页 |
2.2.1 自适应施工控制方法 | 第15-16页 |
2.2.2 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2.2.3 桥梁控制系统的建立 | 第17-19页 |
2.3 主桥施工控制仿真分析 | 第19-23页 |
2.3.1 整体模型的建立 | 第19-21页 |
2.3.2 立模标高的计算 | 第21-23页 |
2.4 V形支撑施工控制方法 | 第23-25页 |
2.4.1 施工控制内容和方法 | 第23-24页 |
2.4.2 V形支撑施工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 第24-25页 |
2.5 V形支撑施工控制内容 | 第25-27页 |
2.5.1 V形支撑应力监测测点布置及测试工况 | 第25-26页 |
2.5.2 主桥应力控制结果 | 第26-27页 |
2.6 V形支撑结构仿真分析 | 第27-30页 |
2.6.1 材料的本构关系与破坏准则 | 第27-30页 |
2.6.2 局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V形支撑结构空间应力分析 | 第31-47页 |
3.1 V形支撑结构分块浇筑施工介绍 | 第31-34页 |
3.1.1 V撑分块施工步骤 | 第31-33页 |
3.1.2 V撑分块施工现场照片 | 第33-34页 |
3.2 V形支撑结构分块浇筑空间应力分析 | 第34-41页 |
3.2.1 V撑分块浇筑空间应力云图 | 第34-36页 |
3.2.2 V撑分块浇筑应力分析结论 | 第36-38页 |
3.2.3 V撑分块浇筑理论应力值与实测应力值比较分析 | 第38-41页 |
3.3 全桥施工过程V形支撑结构外力提取与施加 | 第41-42页 |
3.3.1 全桥施工过程V形支撑结构外力提取 | 第41-42页 |
3.3.2 全桥施工过程V形支撑结构外力施加 | 第42页 |
3.4 全桥施工过程V形支撑结构空间应力分析 | 第42-46页 |
3.4.1 全桥施工过程V形支撑结构应力分析工况 | 第42-43页 |
3.4.2 全桥施工过程V形支撑结构空间应力分析 | 第43-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V形支撑结构优化设计 | 第47-63页 |
4.1 V形支撑与箱梁刚度比的影响分析 | 第47-51页 |
4.1.1 V形支撑与箱梁的刚度比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 | 第47-49页 |
4.1.2 结构内力随V形支撑与箱梁的刚度比变化规律分析 | 第49-51页 |
4.2 V形支撑截面优化分析 | 第51-56页 |
4.2.1 ANSYS的优化设计功能 | 第51-53页 |
4.2.2 V形支撑截面形式 | 第53页 |
4.2.3 V形支撑截面优化方法 | 第53页 |
4.2.4 截面优化数学模型 | 第53-55页 |
4.2.5 优化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4.3 V形支撑倾角优化分析 | 第56-62页 |
4.3.1 V形支撑倾角优化设计的优化内容及计算截面 | 第56-57页 |
4.3.2 不同倾角对于V撑结构的内力影响比较 | 第57-59页 |
4.3.3 不同倾角对于主梁结构的内力影响比较 | 第59-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