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7页 |
1.1 长沙地区两种主要网蝽科害虫的发生危害与形态特征 | 第9-11页 |
1.1.1 两种网蝽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 第9-10页 |
1.1.2 两种网蝽科害虫的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 | 第10-11页 |
1.2 对应寄主植物的应用价值 | 第11-13页 |
1.3 刺探电位图谱技术 | 第13-14页 |
1.4 两种网蝽科昆虫的防治 | 第14-17页 |
1.4.1 生物防治措施 | 第14-15页 |
1.4.2 物理人工防治措施 | 第15页 |
1.4.3 化学防治措施 | 第15-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5页 |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17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1.2 试验仪器 | 第1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7-23页 |
2.2.1 杜鹃花叶片的营养成分提取及不同温度下叶片成分的差异 | 第17-22页 |
2.2.2 华南冠网蝽及杜鹃冠网蝽在对应寄主植物新老叶片上的EPG取食行为 | 第22-23页 |
2.3 试验数据处理 | 第23-25页 |
2.3.1 杜鹃叶片主要营养成分及温度对杜鹃叶片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2 华南冠网蝽及杜鹃冠网蝽的主要EPG波谱及参数分析与统计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3页 |
3.1 杜鹃叶片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分析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 第25-28页 |
3.1.1 杜鹃叶片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 第25-27页 |
3.1.2 杜鹃叶片主要营养成分受温度因子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 两种网蝽科害虫的EPG取食特性研究 | 第28-42页 |
3.2.1 杜鹃冠网蝽的EPG取食特性研究 | 第28-34页 |
3.2.2 华南冠网蝽的EPG取食特性研究 | 第34-40页 |
3.2.3 两种网蝽科害虫的EPG取食与抗性差异及其防治意义 | 第40-42页 |
3.3 温度与新老叶片对杜鹃冠网蝽害虫的抗性关系分析 | 第42-43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3-49页 |
4.1 两种网蝽科害虫的发生及防治 | 第43-44页 |
4.1.1 两种网蝽科害虫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 第43页 |
4.1.2 杜鹃叶片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研究 | 第43-44页 |
4.2 刺探电位波谱图的波形识别方法 | 第44-45页 |
4.3 两种网蝽科害虫的EPG取食特性及防治研究 | 第45-47页 |
4.3.1 杜鹃冠网蝽及华南冠网蝽的EPG取食特性研究 | 第45-46页 |
4.3.2 杜鹃冠网蝽及华南冠网蝽在EPG技术上的防治研究 | 第46-47页 |
4.4 温度与新老叶片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及其对昆虫抗性关系研究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论文流程图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