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3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4-22页 |
| 1.中医学对肺痨的认识 | 第14-16页 |
| 1.1 历史背景 | 第14页 |
| 1.2 肺与其他四脏的关系 | 第14-16页 |
| 2.中西医对TB的认识 | 第16-18页 |
| 2.1 中西医对TB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 2.2 中西医结合对TB“理论假说”的认识 | 第17-18页 |
| 3.支气管镜技术 | 第18-21页 |
| 3.1 历史背景 | 第18-19页 |
| 3.2 支气管镜诊断肺结核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 3.3 肺部局部辨证规律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21页 |
| 4.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试验研究 | 第22-60页 |
| 1.临床资料和纳入标准 | 第22-26页 |
| 1.1 样本来源 | 第22页 |
| 1.2 诊断标准 | 第22-24页 |
| 1.3 各临床观察指标 | 第24-25页 |
| 1.4 支气管镜下观察内容 | 第25页 |
| 1.5 纳入标准 | 第25-26页 |
| 1.6 排除标准 | 第26页 |
| 2.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 2.1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 2.2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 2.3 样本容量的估计 | 第27页 |
| 2.4 统计分析 | 第27页 |
| 2.5 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 2.6 各项检查具体要求 | 第28-29页 |
| 2.7 技术路线图 | 第29页 |
| 3.质量控制 | 第29-31页 |
| 3.1 观察病例的选择 | 第29-30页 |
| 3.2 观察者的操作要求 | 第30页 |
| 3.3 知情同意书签订 | 第30页 |
| 3.4 数据的整理与管理 | 第30页 |
| 3.5 技术要求 | 第30-31页 |
| 3.6 医德问题 | 第31页 |
| 4.研究结果 | 第31-47页 |
| 4.1 基本资料统计分析 | 第31-33页 |
| 4.2 西医临床诊断 | 第33-40页 |
| 4.3 中医症候及分型 | 第40-43页 |
| 4.4 支气管镜下结果 | 第43-45页 |
| 4.5 支气管镜下中医局部辨证规律与中医症候的相关性 | 第45-47页 |
| 5.讨论 | 第47-55页 |
| 5.1 基本情况 | 第47-48页 |
| 5.2 西医诊断 | 第48-50页 |
| 5.3 中医诊断 | 第50-51页 |
| 5.4 肺、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下西医分型 | 第51-53页 |
| 5.5 肺、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下中医局部辨证分型 | 第53页 |
| 5.6 肺、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下中医局部辨证规律与中医症候相关性分析 | 第53-55页 |
| 6.病例分析 | 第55-59页 |
| 7.小结 | 第59-60页 |
| 创新性 | 第60-61页 |
| 问题及展望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综述 | 第67-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
| 附件2:统计表 | 第78-79页 |
| 附件3:症状分级表 | 第79-80页 |
| 附件4:舌、脉象表 | 第80-81页 |
| 附件5:支气管镜镜下表现 | 第81-82页 |
| 附件6:附图 | 第82-84页 |
| 附件7:知情同意书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