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

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及其应对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一、绪论第9-13页
    (一)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0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1-13页
二、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及实质第13-23页
    (一)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13-15页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第13-14页
        2、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第14-15页
    (二)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第15-19页
        1、空气污染与酸雨第15-16页
        2、全球变暖问题第16页
        3、森林与植被覆盖面积减少第16-17页
        4、土地污染与荒漠化第17-18页
        5、淡水资源危机与水污染第18-19页
        6、物种灭绝第19页
    (三)生态危机的实质第19-23页
        1、生态危机是自然的异化第19-20页
        2、生态危机是人的异化第20-21页
        3、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第21-23页
三、生态危机的经济根源第23-35页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第23-28页
        1、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第24-27页
        2、资本主义的生产环境第27页
        3、资本主义生产必然造成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断裂第27-28页
    (二)资本的扩张性第28-32页
        1、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规模的扩大第28-31页
        2、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地域的扩张第31-32页
    (三)社会主义国家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第32-35页
        1、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第32-33页
        2、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第33-35页
四、生态危机的科学技术根源第35-42页
    (一)科学技术的积极面第35-38页
        1、科学技术是“一般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第35-36页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36-37页
        3、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第37-38页
    (二)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不当应用第38-42页
        1、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第38-39页
        2、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导致了工人的工具化第39-40页
        3、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与自然环境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第40-42页
五、生态危机的应对第42-52页
    (一)经济层面第42-44页
        1、生产目的的改变第43页
        2、生产形式的改变第43-44页
    (二)科技层面第44-46页
        1、科学技术的角色转变第44-45页
        2、科学技术的进步第45-46页
    (三)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46-52页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第46-48页
        2、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48-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件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厌氧自电解去除猪场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研究
下一篇:脉冲超声耦合水力空化浸取分离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