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情绪与情感论文

情绪启动下运动专项学生共情与内隐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8页
    1.1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第12-20页
        1.1.1 亲社会行为的界定第12-14页
        1.1.2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理论第14-17页
        1.1.3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第17-18页
        1.1.4 运动领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第18-20页
    1.2 共情的研究综述第20-24页
        1.2.1 共情的界定第20-21页
        1.2.2 共情的测量第21-23页
        1.2.3 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第23-24页
    1.3 情绪启动研究综述第24-28页
        1.3.1 情绪启动第24-25页
        1.3.2 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关系第25-28页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28-30页
    2.1 问题的提出第28-29页
    2.2 研究意义第29-30页
        2.2.1 理论意义第29页
        2.2.2 实践意义第29-30页
3 研究设计第30-32页
    3.1 研究目的第30页
    3.2 研究假设第30页
    3.3 研究方法第30-31页
        3.3.1 文献分析法第30页
        3.3.2 问卷调查法第30-31页
        3.3.3 实验法第31页
    3.4 研究程序第31-32页
4 预实验第32-36页
    4.1 内隐亲社会行为测验属性词和目标图片选取第32-34页
        4.1.1 实验目的第32页
        4.1.2 研究方法第32页
        4.1.3 统计与结果第32-34页
    4.2 情绪启动材料选取第34-36页
        4.2.1 实验目的第34页
        4.2.2 方法第34-35页
        4.2.3 实验程序第35页
        4.2.4 统计与结果第35-36页
5 运动专项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研究第36-46页
    5.1 研究目的第36页
        5.1.1 测量运动专项学生的内隐亲社会行为倾向第36页
        5.1.2 探究情绪启动下,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第36页
    5.2 研究方法第36-40页
        5.2.1 被试第36页
        5.2.2 实验仪器和工具第36-39页
        5.2.3 实验程序第39-40页
    5.3 数据处理第40页
    5.4 研究结果第40-46页
        5.4.1 内隐亲社会行为倾向结果第40-41页
        5.4.2 联结顺序效应检验第41页
        5.4.3 共情水平分组有效性检验第41-42页
        5.4.4 不同情绪启动和不同共情水平下IAT效应值和对数值方差分析第42-46页
6 讨论第46-50页
    6.1 运动专项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倾向分析第46-47页
    6.2 不同情绪启动下,共情水平与内隐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第47-5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7.1 结论第50页
    7.2 创新与局限性第50-51页
        7.2.1 创新之处第50页
        7.2.2 局限性第50-51页
    7.3 未来的研究方向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附录第58-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际关系与手机依赖—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
下一篇:自尊对异常进食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