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土壤杆菌在不同有机酸诱导下的定殖作用及溶镉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1 根际促生菌的应用第10-11页
        1.3.2 根际促生菌活化重金属的机理研究第11-12页
        1.3.3 代谢组学研究第12页
        1.3.4 有机酸吸引根际促生菌在植物根际定殖的研究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第13-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页
        1.4.2 创新点第13-14页
        1.4.3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解钾菌的筛选与鉴定第15-2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5-16页
        2.1.1 供试土壤第15页
        2.1.2 培养基第15页
        2.1.3 解钾菌的筛选第15页
        2.1.4 解钾菌的鉴定第15-16页
        2.1.5 解钾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16页
        2.1.6 解钾菌的溶磷和溶钾量的测定第1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6-19页
        2.2.1 菌株的鉴定结果第16-18页
        2.2.2 解钾菌的生长情况第18页
        2.2.3 解钾菌溶磷和溶钾能力的评估第18-19页
    2.3 结论第19-20页
第三章 解钾菌对碳酸镉的活化作用及其代谢组学研究第20-3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3.1.1 培养基第20页
        3.1.2 钾离子作用下解钾菌对碳酸镉的活化效果第20页
        3.1.3 解钾菌胞外代谢物的定性分析第20页
        3.1.4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第20-21页
    3.2 钾离子对解钾菌溶镉能力的影响第21-23页
    3.3 解钾菌胞外代谢物的鉴定结果第23-25页
    3.4 钾离子对解钾菌分泌代谢物的影响第25-27页
    3.5 钾离子作用下解钾菌的代谢响应调节第27-30页
    3.6 讨论第30-31页
    3.7 结论第31-32页
第四章 不同有机酸对解钾菌定殖作用的影响第32-4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4.1.1 培养基第32页
        4.1.2 趋化实验第32页
        4.1.3 群游实验第32页
        4.1.4 体外实验第32页
        4.1.5 盆栽实验第32-33页
        4.1.6 样品处理与测定方法第33页
        4.1.7 数据处理第3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3-41页
        4.2.1 解钾菌在不同有机酸诱导下的趋化响应第33-34页
        4.2.2 不同有机酸对解钾菌群游运动的影响第34-35页
        4.2.3 不同有机酸诱导下解钾菌的体外作用的评估第35-36页
        4.2.4 解钾菌在土培菜心根际的定殖第36-38页
        4.2.5 接菌处理下菜心的Cd及营养元素的累积差异第38-41页
    4.3 讨论第41-42页
    4.4 结论第42-43页
第五章 解钾菌的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和分析第43-56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3-45页
        5.1.1 样品制备第43页
        5.1.2 细菌的基因组DNA提取第43-44页
        5.1.3 DNA样品质量检测第44页
        5.1.4 测序流程第44页
        5.1.5 数据过滤第44页
        5.1.6 基因组组装第44-45页
        5.1.7 基因成分分析第45页
        5.1.8 基因功能分析第45页
        5.1.9 比较基因组分析第45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5-54页
        5.2.1 测序数据概况第45-47页
        5.2.2 基因组组装结果第47页
        5.2.3 基因成分第47-48页
        5.2.4 基因功能注释第48-52页
        5.2.5 比较基因组分析结果第52-54页
    5.3 讨论第54-55页
    5.4 结论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结论第56页
    6.2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珠三角典型城市黑碳气溶胶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水解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