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探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20页
    一、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一) 理论意义第11-12页
        (二) 现实意义第12-13页
    二、研究现状第13-16页
        (一) 对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直接的研究第13-15页
        (二) 对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间接的研究第15页
        (三) 与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相关的回忆录第15-16页
    三、研究内容及应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18页
        (一) 研究内容第16-17页
        (二) 应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7-18页
    四、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8-20页
        (一) 研究方法第18页
        (二)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8-20页
第一章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形成第20-34页
    一、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形成的背景第20-22页
        (一) 国内背景第20-21页
        (二) 国际背景第21-22页
    二、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第22-25页
        (一) 反封建的革命新思想第22-24页
        (二) 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第24-25页
    三、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形成过程第25-34页
        (一) 萌芽阶段(1917—1922)第25-27页
        (二) 发展阶段(1922—1923)第27-30页
        (三) 成熟阶段(1923—1931)第30-34页
第二章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4-44页
    一、明确中国工人运动的主要敌人第34-36页
        (一) 认清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丑恶本质第34-35页
        (二) 坚决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第35-36页
    二、重视工人教育思想第36-38页
        (一) 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第36-37页
        (二) 启发工人的思想觉悟第37-38页
    三、强调建立工人运动统一战线第38-44页
        (一) 加强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统一第39-41页
        (二) 建立工人阶级与外部力量的统一战线第41-44页
第三章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特点第44-52页
    一、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实践性第44-47页
        (一)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来源于实践第44-46页
        (二)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指导实践第46-47页
    二、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科学性第47-49页
        (一)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符合中国工人运动的实际状况第48页
        (二)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符合中国国情第48-49页
    三、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创新性第49-52页
        (一)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理论创新第49-50页
        (二)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对策创新第50-52页
第四章 对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评价第52-58页
    一、丰富了毛泽东工人运动思想第52-55页
        (一) 丰富了毛泽东工人教育思想第52-54页
        (二) 丰富了毛泽东工人运动统一战线思想第54-55页
    二、推动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第55-58页
        (一) 推动早期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第55-56页
        (二) 促进了早期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第56-57页
        (三)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当代价值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习近平的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观研究
下一篇:纪检监察制度的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