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优惠原产地规则经济效应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东亚生产网络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原产地规则对全球价值链或东亚生产网络影响的研究 | 第13页 |
1.2.4 对文献的评述 | 第13-14页 |
1.3 文章的研究框架、内容、创新点 | 第14-16页 |
1.3.1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原产地规则与区域生产网络及其相关性 | 第16-24页 |
2.1 原产地规则概述 | 第16-18页 |
2.1.1 原产地规则的定义 | 第16-17页 |
2.1.2 优惠原产地规则的构成及严格程度测定 | 第17-18页 |
2.2 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的区域生产网络 | 第18-22页 |
2.2.1 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 | 第18-19页 |
2.2.2 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东亚生产网络 | 第19-22页 |
2.3 优惠原产地规则与区域生产网络的关系 | 第22-24页 |
2.3.1 原产地规则对区域生产网络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2 原产地规则对区域生产网络影响途径的简要介绍 | 第23-24页 |
第3章 现有原产地规则下我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产业地位及问题 | 第24-39页 |
3.1 我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产业地位 | 第24-34页 |
3.1.1 GVC地位指数及RCA | 第24-25页 |
3.1.2 我国及东亚其他经济体GVC地位指数及RCA | 第25-34页 |
3.2 现有优惠原产地规则下我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4-39页 |
3.2.1 总体较低的区域附加值含量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 第34-35页 |
3.2.2 “一刀切”区域价值含量标准不能适应不同行业发展的需要 | 第35-39页 |
第4章 优惠原产地规则对我国产业地位的影响机制 | 第39-59页 |
4.1 优惠原产地规则通过贸易成本影响我国产业地位 | 第39-45页 |
4.1.1 东亚低水平的自贸区无法有效降低贸易成本 | 第40-42页 |
4.1.2 相互重叠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的差异提高了贸易成本 | 第42页 |
4.1.3 东亚获取原产地证书的管理成本提升了贸易成本 | 第42-44页 |
4.1.4 原产地规则的严格程度与复杂性提升了生产成本 | 第44-45页 |
4.2 优惠原产地规则通过贸易流向影响我国产业地位 | 第45-53页 |
4.2.1 优惠原产地规则经济效应增加区域内贸易的理论分析 | 第45-47页 |
4.2.2 优惠原产地规则对贸易流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47-50页 |
4.2.3 东亚贸易流向变动影响我国产业地位 | 第50-53页 |
4.3 优惠原产地规则通过投资流影响我国产业地位 | 第53-59页 |
4.3.1 FDI提升了我国在东亚生产网络分工中的参与度 | 第53-56页 |
4.3.2 东亚原产地规则对FDI的影响不利于我国产业地位提升 | 第56-59页 |
第5章 发挥优惠原产地规则的贸易工具作用提升我国产业地位 | 第59-66页 |
5.1 发挥优惠原产地规则战略性贸易工具作用 | 第59-62页 |
5.2 依据我国不同产业发展现状制定差异性的获得原产地证明标准 | 第62-64页 |
5.3 降低原产地规则的贸易成本提升我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参与度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