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收获机械论文--块根作物收获机论文

四行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摘果机理与筛选特性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32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8页
        1.2.1 整机装备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2 花生株系特性研究现状第20-21页
        1.2.3 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摘果技术研究现状第21-25页
        1.2.4 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筛选技术研究现状第25-28页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8-29页
        1.3.1 课题来源第28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8-29页
    1.4 技术路线第29页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关键技术第29-30页
    1.6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二章 花生株系特性研究第32-64页
    2.1 花生发育及品种选取第32-34页
    2.2 花生株系特性研究内容第34-36页
    2.3 花生株系基本信息测试第36-42页
        2.3.1 花生株系基本信息第36-37页
        2.3.2 含水率测试第37-38页
        2.3.3 荚果尺寸测试第38-40页
        2.3.4 茎秆层和荚果层几何特性第40-42页
    2.4 果-柄和秧-柄节点粘结强度试验第42-46页
        2.4.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3页
        2.4.2 结果分析第43-46页
    2.5 荚果外壳拉力试验第46-48页
        2.5.1 外壳结构第46-47页
        2.5.2 拉力试验第47-48页
    2.6 荚果压缩试验第48-52页
        2.6.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2.6.2 结果分析第49-52页
    2.7 荚果切压试验第52-55页
        2.7.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2.7.2 结果分析第53-55页
    2.8 荚果冲击试验第55-58页
        2.8.1 固定冲击试验第55-56页
        2.8.2 自由冲击试验第56-58页
    2.9 花生茎秆力学试验第58-61页
        2.9.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8-59页
        2.9.2 结果分析第59-61页
    2.10 花生株系特性数据库构建第61-62页
    2.11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三章 半喂入花生摘果试验台及仿真平台构建第64-84页
    3.1 半喂入花生摘果试验台研制第64-75页
        3.1.1 总体设计第64-66页
        3.1.2 摘果装置设计第66-67页
        3.1.3 自动喂秧平台设计第67-70页
            3.1.3.1 总体设计第67页
            3.1.3.2 运动和受力分析第67-69页
            3.1.3.3 主要参数优化第69-70页
        3.1.4 夹持输送装置设计第70-72页
            3.1.4.1 总体设计第70页
            3.1.4.2 三角区设计第70-71页
            3.1.4.3 齿形链参数设计第71-72页
        3.1.5 控制系统设计第72-73页
        3.1.6 花生保鲜库设计第73-74页
        3.1.7 试验台总体介绍第74-75页
    3.2 花生株系柔性体模型的建立第75-78页
        3.2.1 荚果CAD模型的建立第75-76页
        3.2.2 荚果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76页
        3.2.3 花生株系柔性体模型的建立第76-78页
    3.3 摘果系统刚柔耦合体模型的建立第78-83页
        3.3.1 建立思路第78-79页
        3.3.2 关键参数设定第79-80页
        3.3.3 模型约束和驱动第80-82页
        3.3.4 检测传感器及控制算法第82-83页
    3.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四章 半喂入花生摘果机理研究第84-116页
    4.1 摘果叶片试验研究第84-85页
        4.1.1 试验方案第84页
        4.1.2 作业过程高速摄影解析第84页
        4.1.3 指标测定与分析第84-85页
    4.2 荚果与摘果叶片碰撞力学分析第85-89页
        4.2.1 荚果受力分析第85-86页
        4.2.2 碰撞分析第86-88页
        4.2.3 荚果破损分析第88页
        4.2.4 荚果碰撞损伤临界速度第88-89页
        4.2.5 试验研究第89页
    4.3 HYPERMESH联合LS-DYNA荚果碰撞有限元分析第89-94页
        4.3.1 接触算法和控制设置第89-90页
        4.3.2 K文件求解第90页
        4.3.3 结果分析第90-94页
    4.4 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第94-97页
    4.5 摘果过程高速摄影试验研究第97-103页
        4.5.1 荚果-摘果叶片相互作用解析第97-98页
        4.5.2 一个摘果周期高速摄影解析第98-100页
        4.5.3 茎秆轨迹测定与分析第100页
        4.5.4 荚果轨迹和速度第100-103页
            4.5.4.1 理论分析第100-101页
            4.5.4.2 试验研究第101-103页
    4.6 单因素试验研究第103-108页
        4.6.1 五因素试验研究第103-105页
        4.6.2 供给株数影响试验研究第105-108页
            4.6.2.1 供给株数对摘果辊功耗的影响第105-107页
            4.6.2.2 供给株数对作业指标的影响第107-108页
    4.7 摘果装置参数优化试验第108-114页
        4.7.1 试验材料第108页
        4.7.2 试验方案第108-111页
        4.7.3 结果分析第111-113页
        4.7.4 试验验证第113-114页
    4.8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五章 半喂入花生摘果摘出物组分测定及筛选特性研究第116-130页
    5.1 摘果装置摘出物组分测定第116-117页
        5.1.1 试验方法第116页
        5.1.2 试验分析第116-117页
    5.2 恢复系数研究第117-121页
        5.2.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17-118页
        5.2.2 正交试验设计第118-119页
        5.2.3 正交试验结果第119-120页
        5.2.4 单因素试验第120-121页
    5.3 摩擦系数研究第121-129页
        5.3.1 理论依据第121-123页
        5.3.2 试验材料第123-125页
        5.3.3 试验方法第125-127页
        5.3.4 滚动摩擦问题分析第127-128页
        5.3.5 结果分析第128-129页
    5.4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第六章 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筛选特性研究第130-142页
    6.1 搭接式弹指振动筛设计第130-131页
        6.1.1 总体结构第130页
        6.1.2 结构设计第130-131页
    6.2 筛面结构对比试验第131-133页
        6.2.1 试验条件第131页
        6.2.2 评价指标第131-133页
    6.3 弹指振动分析第133-135页
    6.4 参数优化试验第135-140页
        6.4.1 试验方法第135页
        6.4.2 结果分析第135-139页
        6.4.3 试验验证第139-140页
    6.5 整机试验第140-141页
    6.6 本章总结第141-142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142-148页
    7.1 结论第142-146页
    7.2 创新点第146页
    7.3 展望第146-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作者简历第159-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源信息的喷播机自动变量喷播技术及相关参数优化研究
下一篇: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