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4-18页 |
1.2.1 植物入侵的现状及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1.2.2 入侵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2.3 分子生物学在土壤微生物中的应用 | 第16页 |
1.2.4 意大利苍耳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意大利苍耳对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 第18-2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8页 |
2.1.1 研究区概况 | 第18页 |
2.1.2 土样采集 | 第18页 |
2.1.3 测定方法 | 第18页 |
2.1.4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8-19页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意大利苍耳对入侵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20-2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0页 |
3.1.1 土样采集 | 第20页 |
3.1.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 第20页 |
3.1.3 数据处理 | 第2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0页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20-23页 |
第四章 意大利苍耳对入侵地土壤酶活力的影响 | 第23-2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3页 |
4.1.1 土样采集 | 第23页 |
4.1.2 土壤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第23页 |
4.1.3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4页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24-26页 |
第五章 意大利苍耳对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第26-35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26页 |
5.1.1 土样采集 | 第26页 |
5.1.2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 第26页 |
5.1.3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5.2.1 对土壤微生物AWCD的影响 | 第26-27页 |
5.2.2 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5.2.3 微生物碳代谢指纹图谱分析 | 第28-30页 |
5.2.4 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成分分析 | 第30-33页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33-35页 |
第六章 意大利苍耳对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第35-45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35页 |
6.1.1 土样采集 | 第35页 |
6.1.2 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 第35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6.2.1 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 | 第35-37页 |
6.2.2 门水平微生物群落结构 | 第37-38页 |
6.2.3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 第38-40页 |
6.2.4 属水平物种丰度聚类图 | 第40-41页 |
6.2.5 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 第41-42页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42-4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7.1 结论 | 第45-46页 |
7.2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1.土壤悬浮液的制备 | 第57页 |
2.土壤微生物的测定方法 | 第57页 |
3.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 第57页 |
4.土壤酶活性的测方法 | 第57页 |
5.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