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过硫酸钾—偶氮复合引发体系合成杂化高分子絮凝剂PACS-PAM及其表征与应用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23页
    1.1 概述第8页
    1.2 絮凝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8-14页
        1.2.1 无机型絮凝剂第8-9页
        1.2.2 有机型絮凝剂第9-12页
        1.2.3 微生物絮凝剂第12页
        1.2.4 复合絮凝剂第12-14页
    1.3 絮凝理论及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第14-16页
        1.3.1 絮凝理论第14-15页
        1.3.2 絮凝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1.4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及杂化絮凝剂概况第16-19页
        1.4.1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分类第16页
        1.4.2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6-19页
        1.4.3 有机-无机杂化絮凝剂研究现状第19页
    1.5 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聚合方法及引发体系第19-21页
        1.5.1 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聚合方法第19-20页
        1.5.2 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引发体系第20-21页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页
    1.7 研究内容第21-23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28页
    2.1 实验药剂与仪器第23-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28页
        2.2.1 聚硫氯化铝(PACS)的制备第24页
        2.2.2 杂化絮凝剂PACS-PAM的制备第24页
        2.2.3 结构表征第24-25页
        2.2.4 絮凝实验第25页
        2.2.5 污泥脱水实验第25页
        2.2.6 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第25页
        2.2.7 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第25-28页
3 杂化絮凝剂PASC-PAM的单因素优化制备第28-35页
    3.1 引发剂配比对特性黏度的影响第28-29页
    3.2 引发剂用量对特性黏度的影响第29-30页
    3.3 单体质量浓度对特性黏度的影响第30-31页
    3.4 总铝浓度(AlT)对特性黏度的影响第31-32页
    3.5 反应温度对特性黏度的影响第32-33页
    3.6 反应时间对特性黏度的影响第33-34页
    3.7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杂化絮凝剂PASC-PAM的表征第35-40页
    4.1 稀溶液中的电导率分析第35-36页
    4.2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36-37页
    4.3 热重-差热(DTA-TGA)分析第37-38页
    4.4 扫描电镜分析第38-39页
    4.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5 杂化絮凝剂PACS-PAM的絮凝性能分析第40-52页
    5.1 杂化絮凝剂PACS-PAM的水体除浊性能研究第40-44页
        5.1.1 合成杂化絮凝剂的总铝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40-41页
        5.1.2 水样原始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41页
        5.1.3 水样原始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41-42页
        5.1.4 絮凝剂投加量对高浊水的絮凝效果第42-43页
        5.1.5 絮凝剂投加量对低浊水的助凝效果第43-44页
    5.2 对活性污泥的脱水性能分析第44-50页
        5.2.1 合成杂化絮凝剂的总铝浓度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的影响第44-46页
        5.2.2 污泥原始pH值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第46-47页
        5.2.3 污泥原始温度值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第47-49页
        5.2.4 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第49-50页
    5.3 本章小结第50-52页
6 结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附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除磷途径探讨
下一篇:重庆大学校园碳平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