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群体性事件的内涵 | 第11-12页 |
1.2.2 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2.3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突出特点 | 第13-14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1.3.1 责任政府理论 | 第17-18页 |
1.3.2 公共危机管理 4R模型 | 第18-19页 |
1.3.3 危机管理 6C理念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案例描述 | 第23-28页 |
2.1 案例来源 | 第23页 |
2.2 案例中群体性事件主要特点 | 第23-25页 |
2.2.1 群众和相关机构矛盾积累的长期性和发生的突然性 | 第24页 |
2.2.2 群众诉求的合理性和行为的过激性 | 第24页 |
2.2.3 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 | 第24-25页 |
2.2.4 公安机关处理问题的及时性与妥当性 | 第25页 |
2.3 案例具体做法和效果阐述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预防群体性事件不当性因素分析 | 第28-33页 |
3.1 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畅通性分析 | 第29-30页 |
3.1.1 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畅通性概述 | 第29页 |
3.1.2 案例中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畅通性分析 | 第29-30页 |
3.2 政府信息公开及时性分析 | 第30-32页 |
3.2.1 政府信息公开及时性概述 | 第30-31页 |
3.2.2 案例中政府信息公开及时性分析 | 第31-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处置群体性事件及时性因素分析 | 第33-39页 |
4.1 处置及时性分析 | 第33-34页 |
4.1.1 处置及时性概述 | 第33页 |
4.1.2 处置及时性之必要性 | 第33-34页 |
4.2 案例中处置及时性分析 | 第34-38页 |
4.2.1 提前布置警力,出警及时 | 第34-36页 |
4.2.2 迅速处理问题,措施及时 | 第36-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处置群体性事件妥当性因素分析 | 第39-44页 |
5.1 处置妥当性分析 | 第39-40页 |
5.1.1 处置妥当性概述 | 第39页 |
5.1.2 处置妥当性之必要性 | 第39-40页 |
5.2 案例中处置妥当性分析 | 第40-43页 |
5.2.1 坚持“三个慎用”的原则 | 第40-41页 |
5.2.2 依照法律、政策处置的原则 | 第41-42页 |
5.2.3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 | 第42页 |
5.2.4 采取柔性措施的同时,积极妥善处置违法嫌疑人员 | 第42-4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44-49页 |
6.1 健全群众利益表达机制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基础 | 第44页 |
6.2 及时公开信息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前提 | 第44-45页 |
6.3 准确把握事件的特点、及时作出决策是解决问题的条件 | 第45-46页 |
6.4 广泛深入听取群众意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第46页 |
6.5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 第46-47页 |
6.6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 第47-48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