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PRB联合修复复合污染土壤箱体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1.1 物理修复技术 | 第9页 |
1.1.2 化学修复技术 | 第9-10页 |
1.1.3 生物修复技术 | 第10-11页 |
1.2 电动-PRB联合修复技术 | 第11-14页 |
1.2.1 电动修复技术 | 第11-13页 |
1.2.2 渗透性反应墙(PRB)技术 | 第13页 |
1.2.3 电动-PRB联合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16-2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2.1.1 实验土壤 | 第16页 |
2.1.2 PRB材料 | 第16-17页 |
2.2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 第17-20页 |
2.2.1 电流的测定 | 第17页 |
2.2.2 溶液中各指标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2.2.3 土壤中各指标测定方法 | 第18-19页 |
2.2.4 去除率和能耗的计算 | 第19-20页 |
第3章 传统电动修复实验 | 第20-35页 |
3.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20-23页 |
3.1.1 实验装置 | 第20页 |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0-22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3.2 电压梯度对电动修复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1 实验目的 | 第23页 |
3.2.2 实验设计 | 第23-2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3页 |
3.3.1 不同电压梯度下电流变化 | 第24-25页 |
3.3.2 不同电压梯度下电导率变化 | 第25-26页 |
3.3.3 不同电压梯度下电解液pH变化 | 第26-27页 |
3.3.4 不同电压梯度下土壤pH变化 | 第27-28页 |
3.3.5 不同电压梯度下污染物的迁移 | 第28-30页 |
3.3.6 不同电压梯度下污染物形态分析 | 第30-33页 |
3.3.7 不同电压梯度下实验去除率与能耗 | 第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强化电动修复实验 | 第35-54页 |
4.1 实验目的 | 第35页 |
4.2 阴极电解液对电动修复的影响 | 第35-44页 |
4.2.1 实验设计 | 第35-36页 |
4.2.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4页 |
4.3 电极交换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 第44-53页 |
4.3.1 实验设计 | 第44-45页 |
4.3.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电动-PRB联合修复实验 | 第54-63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54页 |
5.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54-55页 |
5.3 单独EK与电动-PRB联合修复对比实验 | 第55-61页 |
5.3.1 实验设计 | 第55页 |
5.3.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建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