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学边缘青少年的个案工作介入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4.3 本研究的价值 | 第14-15页 |
1.5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5.1 辍学边缘青少年 | 第15页 |
1.5.2 个案社会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个案服务方案 | 第16-23页 |
2.1 个案基本资料 | 第16-17页 |
2.2 影响案主濒临辍学的因素 | 第17-18页 |
2.2.1 个人原因 | 第17页 |
2.2.2 家庭原因 | 第17-18页 |
2.2.3 外界原因 | 第18页 |
2.3 案主需求分析 | 第18-19页 |
2.4 理论支持 | 第19-20页 |
2.4.1 家庭系统理论 | 第19页 |
2.4.2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 第19页 |
2.4.3 优势视角理论 | 第19-20页 |
2.5 制定个案服务计划 | 第20-23页 |
2.5.1 介入的基本思路 | 第20-21页 |
2.5.2 服务目标 | 第21页 |
2.5.3 服务计划 | 第21-23页 |
第3章 个案服务过程 | 第23-34页 |
3.1 第一阶段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 | 第23-24页 |
3.2 第二阶段改变案主消极思维方式 | 第24-25页 |
3.3 第三阶段让案主发现自身的优势 | 第25-27页 |
3.4 第四阶段帮助案主改善亲子关系 | 第27-29页 |
3.5 第五阶段帮助案主获得周围环境支持 | 第29-30页 |
3.6 第六阶段与案主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并巩固 | 第30-32页 |
3.7 第七阶段结案 | 第32-34页 |
第4章 评估与跟踪 | 第34-37页 |
4.1 结果评估 | 第34-35页 |
4.1.1 个案目标的达成 | 第34页 |
4.1.2 案主的改变 | 第34-35页 |
4.1.3 社会工作者的成长 | 第35页 |
4.2 跟踪回访 | 第35-37页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第37-42页 |
5.1 总结 | 第37-39页 |
5.1.1 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的优势 | 第37-38页 |
5.1.2 个案工作介入辍学问题的优势 | 第38-39页 |
5.2 反思 | 第39-42页 |
5.2.1 对案主改变原因的反思 | 第39-40页 |
5.2.2 对专业伦理价值观的反思 | 第40页 |
5.2.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