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基因治疗与基因载体 | 第11-15页 |
1.1.1 基因治疗与基因 | 第11-12页 |
1.1.2 基因载体 | 第12页 |
1.1.3 纳米基因载体 | 第12-13页 |
1.1.4 脂质纳米载体 | 第13-14页 |
1.1.5 阳离子聚合物纳米载体 | 第14-15页 |
1.2 凝胶多糖 | 第15-18页 |
1.2.1 凝胶多糖的概述 | 第15-16页 |
1.2.2 凝胶多糖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 凝胶多糖的化学改性 | 第18-19页 |
1.4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21-51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1-23页 |
2.1.1 实验药品试剂 | 第21-2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23-27页 |
2.2.1 含端炔基的赖氨酸三聚体化合物的合成(PA-PLG) | 第23-25页 |
2.2.2 Cur-N_3的合成 | 第25页 |
2.2.3 Cur-PLG的合成 | 第25-26页 |
2.2.4 Cur-PLG的化学修饰 | 第26-27页 |
2.3 化合物的表征 | 第27-29页 |
2.3.1 核磁共振表征(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um,NMR) | 第27页 |
2.3.2 质谱表征(MassSpectrometricanalysis,MS) | 第27页 |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Infraredspectrum,IR) | 第27-28页 |
2.3.4 凝胶渗透色谱表征(GelPermeationChromatography,GPC) | 第28页 |
2.3.5 动态光散射测定粒径(DynamicLightScattering,DLS) | 第28页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粒子形貌(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 | 第28页 |
2.3.7 缓冲能力测定(Bufferingcapacity) | 第28-29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9-50页 |
2.4.1 含端炔基的赖氨酸三聚体化合物的合成(PA-PLG) | 第29-31页 |
2.4.2 多氨基化凝胶多糖Cur-PLG的合成 | 第31-32页 |
2.4.3 质谱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2.4.4 核磁共振波谱表征结果 | 第35-43页 |
2.4.5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 第43页 |
2.4.6 动态光散射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2.4.7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2.4.8 GPC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2.4.9 缓冲能力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基因载体的生物学性能研究 | 第51-66页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51-5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52-53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53-56页 |
3.2.1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 第53-55页 |
3.2.2 细胞毒性实验 | 第55-5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5页 |
3.3.1 与双链DNA结合能力的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3.3.2 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分析 | 第60-6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页 |